3分動畫得畫4千張圖!揭《小兒子》動畫影集畫面後的秘密

記者陳以嘉、陶沛倫、詹千雁/台北報導

原創動畫《小兒子》動畫影集是國內難得由一群全是台灣人的專業團隊打造而成的動畫短片,為了表現畫面的細膩,堅持用手繪方式構圖,一部三分鐘的短片,看似飛快,背後卻是一群動畫師,花了近3個月,畫了超過4千張圖的成果。記者實際直擊《小兒子》動畫影集幕後工作室,帶您揭開畫面背後的秘密。

▲小小8坪工作室就是平常團隊工作的地方。(圖/記者陶沛倫攝影)

《小兒子》動畫影集的基地就隱身在淡水竹圍的8坪工作室,裡頭最「資深」的動畫師,是剛畢業兩年的楊凱婷。由領軍的金馬動畫導演史明輝先畫出簡單的分鏡表,和團隊討論故事情節後,再分配給動畫師畫出細節。在現今3D動畫盛行的時代,《小兒子》動畫影集堅持用2D手繪技術,讓畫面更細膩、溫暖,就影像規格一秒24格來說,一部3分鐘的動畫短片,得畫4320張圖,背後所付出的時間、金錢成本難以想像。

光是畫一張圖,並沒有想像中容易,繪圖過程中還有分圖層,有人負責背景、有人負責角色表情,就像接力一樣,一張畫完交棒給下一位動畫師。一個角色的高矮胖瘦,也得維持一致,因此得先確定角色設定,從五官、身材的的比例、位置、線條、肚子的弧度,以及不同膚色、穿著等細節,所有動畫師都得一致。由於《小兒子》動畫是連續影集,因此多了「清稿」的步驟,用來把場景跟角色分開,分不同層來檢查,確保造型與比例不會跑掉。

▲由導演史明輝先畫出大概分鏡,再交由團隊描繪細節。(圖/記者陶沛倫攝影)

▲每一秒動畫,其實都是24張圖畫構成。(圖/記者陶沛倫攝影)

動畫中的角色就像長不大的孩子,無論長相、聲音每一集都得維持一樣,才能真正活在觀眾心裡,但要維持「一樣」這件事,需要一個完整的團隊一條龍作業,且不能中途改變。台灣雖有各方面的人才,卻缺乏一個整合的角色,史明輝領軍一群畢業學生組成十人團隊,讓學生一畢業就立即與產業接軌,彼此培養默契,建立標準SOP,從製作到混音、配音,一條龍式的催生出《小兒子》動畫影集。團隊運作要成熟得靠時間淬鍊,從《小兒子》動畫影集第一季,原本6集得花2年半時間製作,第二季已經可以縮短到1年產出9集。

▲《小兒子》動畫影集片段(圖/攝自《小兒子》動畫影集)


 
透過《小兒子》動畫影集,團隊也希望未來能建立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不遺漏任何動畫專業應有的細節、環節,以此成為範例,讓畢業生踏出校園時,就有原創動畫的工作機會,讓正在相關科系學習的學子,仍對未來出路抱有希望,進一步更成為明星科系,讓台灣創意根留台灣,再創台灣動畫奇蹟。

《小兒子》動畫影集官網 https://my-littleboys.com

《小兒子》動畫影集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yLittleBoys2018/?modal=admin_todo_tour

加入 @setn 好友 #夢田跨界創作《小兒子》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