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汞」毒害!環保署公告:這些產品明年底禁產及進出口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天氣變化大,不少民眾家裡都掛有溫度計、溼度計等含汞(水銀)產品,為因應聯合國「汞水俣公約」(Minamata Convention on Mercury)規定,2020年底(明年底)生活中常見的含汞產品,例如鈕扣型電池、開關及繼電器、照明燈具、螢光燈、化粧品、農藥相關產品及氣壓計、濕度計、壓力計、溫度計、血壓計等非電子測量儀器等,將全面禁止生產及進出口。

防「汞」毒害!環保署公告:這些產品明年底禁產及進出口水銀 溫度計

▼▲生活中不少用品含汞恐對人體造成神經毒害等,近年來已逐漸被禁止使用。(圖/翻攝自pixta)

防「汞」毒害!環保署公告:這些產品明年底禁產及進出口水銀 溫度計

環保署表示,「汞」主要經由吸入或飲食等途徑進入人體,一旦進入人體就很難被排出,累積到一定量,可能引起噁心、嘔吐及腹痛等症狀,長期累積甚至會對大腦、神經系統及肝、腎、肺等器官造成損害,且汞具有不易分解及生物濃縮特性,因此早在民國80年就公告為第一類毒性化學物質,這次因應汞水俣公約規範,修正使用用途及禁止運作事項,以減低國人暴露風險。

防「汞」毒害!環保署公告:這些產品明年底禁產及進出口水銀 溫度計

▲修補蛀牙的銀粉其實就是汞。(圖/翻攝自pixta)

其實生活中的汞毒無所不在,日常使用的水銀體溫計、血壓計、各種度量衡儀器、日光燈、電池、補牙的銀粉,及吃的深海魚貝,若使用不慎或攝取過量,都可能潛藏健康危機;最令人擔憂的是,工業產生的含汞廢水、廢氣、廢渣,造成環境、地下水、河川、海域的汙染,致使無機汞經由食物鏈變成有機汞進入人體;加上國人吃海產及生魚片的飲食習慣,造成國人有機汞含量偏高趨勢,值得注意。

最短食物里程,深海魚,鮭魚,鱈魚,營養圖/攝影者挪威 企鵝, Flickr CC Licensehttps://www.flickr.com/photos/macglee/8304060142/

▼▲深海大魚恐含有甲基汞,顏宗海醫師建議50公斤的成年人,一星期只吃「半個巴掌大」,約80公克的魚類。(圖/資料照)

鮭魚,寄生蟲,生魚片,深海魚圖/攝影者Andrea Pokrzywinski, Flickr CC Licensehttps://goo.gl/5gpj10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就指出,雖然世界衛生組織曾經提出,大部分食物中的汞是無機汞,但甲基汞在魚類、貝類出現,且大型掠食性魚類中濃度最高。而甲基汞屬於有機汞,在臨床上是沒有解毒劑的,因此建議民眾,要吃深海大魚沒問題,只是一個50公斤的人,一星期只能吃「半個巴掌大」,大約80公克的魚類。

顏宗海醫師更進一步指出,衛福部建議以下兩種人不適合食用深海魚:

孕婦:影響胎兒健康。

嬰幼兒:由於嬰幼兒大腦發育未完全,甲基汞會影響到其大腦組織神經的發育。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表示,孕婦及嬰幼兒若要食用魚類,建議可以吃放在盤子中能夠看得到頭尾、完整的小型魚類。

▲溫度計等含汞產品將在明年底禁止生產及進出口。(圖/資料照)

而環保署修正汞管理規定後,也與相關產品業者研商將遵循公約規定逐步改用無汞替代品,以保障國人健康及維護環境安全。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