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繁衍犧牲!公螳螂頭部被配偶啃掉 下半身繼續啪啪啪…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動物界至少有上百個物種(包括人類)被觀察到同類相殘、互食的現象,昆蟲綱裡面最為人熟知的驚悚片主角就是螳螂,母螳螂會在交配過程中吃掉公螳螂。昆蟲達人說,母螳螂當然不是因為嘴饞才把配偶當爆米花嗑掉,公螳螂的「犧牲」,其實具有重大意義!

▲巫山雲雨到了一定階段,浪漫的戲碼出現暗黑變奏,下一秒身軀龐大的母螳螂即將轉過頭來…(圖/Pixabay)

某些品種的母螳螂常在交配過程中吃掉公螳螂,這已經不是新聞。大家容易質疑,何以母螳螂非得急著吃掉配偶不可,有餓成這樣嗎?昆蟲達人珍妮花解釋:「母螳螂有時候在交配季迫切需要大量的營養跟能量,但又無法馬上找尋到食物,為了順利繁衍下一代,最簡單、快速的方法就是吃了眼前的公螳螂。」根據昆蟲學者的研究,公螳螂是母螳螂在交配季重要的食物來源,占比高達63%。

即便公螳螂已經慘遭母螳螂毒手、頭被啃掉了,牠的下半身還是能繼續「辦事」,完成繁衍的重任。珍妮花提到:「母螳螂從『頭』吃起是有道理的,因為公螳螂頸部的神經節控制射精,所以母的會把公的頭咬下來吃,同時刺激精液大量注入體內,確保順利受精。不過近年又有新的研究指出,吃掉公螳螂的母螳螂,可以產出更多的卵,也就是說公螳螂並非單純被拿去祭五臟廟,而是化為傳宗接代、滋補後代發育的養分。」我們無從得知,公螳螂究竟甘不甘願被吃,但牠的死亡確實對繁衍產生重大意義,談不上奉獻,至少是犧牲。

▲昆蟲達人說,公螳螂往往不敵母螳螂的體型優勢,成為盤中飧,但自然界中成功逃脫的也有。(圖/截圖自Youtube-dissotg頻道)

珍妮花補充說明:「由於母螳螂體格明顯比較壯碩,嬌小的公螳螂常常不敵,難逃配偶的魔爪。而且昆蟲的神經系統跟人類不一樣,人類的控制中心集中在大腦,頭沒了一切都結束了,但昆蟲身上分布很多神經節,其神經、循環、呼吸系統異於哺乳類動物,就算頭沒了也不會馬上死,下半身可以繼續交配。像是人人喊打的蟑螂,沒了頭還能活幾個禮拜!」

▲須強調的是,非所有品種的螳螂都會出現食偶的現象。(圖/Pixabay)

不過在一齣齣螳螂主演的愛情驚悚片當中,倒也不乏生還者,公螳螂可能成功逃脫,或者幸運碰上肚子不餓的完美情人。有昆蟲學者統計,螳螂的「死亡交配」發生率約為25%,有的螳螂品種甚至不會上演吃夫戲碼。吃掉配偶的現象,亦可見於蜘蛛、蟋蟀、蚱蜢等節肢動物身上。

▼【螳螂的死亡交配】(影片來自YouTube-dissotg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