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周的大便型態,竟然能知道你的大腸健不健康!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聞癌色變!大腸癌是目前罹癌人數最多的癌症,而八成民眾認為血便是罹患大腸癌重要徵兆;但是,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血便非大腸癌唯一指標,只有約27%~40%的大腸癌(腫瘤位置接近直腸與肛門口)才會排出肉眼可辨識的血便,大多還是需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才能檢測出糞便中的血液

民眾可從一周的糞便態樣來觀察大腸健康,依「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圖形自我評估:

第一型:一顆顆硬球(很難通過)
第二型:香腸狀,但表面凹凸
第三型:香腸狀,但表面有裂痕
第四型:像香腸或蛇一樣,且表面很光滑
第五型:斷邊光滑的柔軟塊狀(容易通過)
第六型:粗邊蓬鬆塊,糊狀大便
第七型:水狀,無固體塊(完全液體)

第一型和第二型表示有便秘;第三型和第四型是理想的便形,尤其第四型是最容易排便的形狀;第五至第七型則有腹瀉的可能,應盡速就醫檢查。

22個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者就有1個有大腸癌,2個人當中1個是瘜肉,比率非常高。此外,許多民眾到了醫院做糞便潛血檢查後,卻發現不知如何收集檢體,導致結果不準確?衛福部癌症防治專委賈淑麗表示,因採便棒是專利螺旋棒,可依不同形狀的糞便,以不同的方法收集,採集到較完整的檢體,檢驗才準確,若是香腸狀(第一到第四型)的糞便,應在各部位平均的刮六次;若是塊狀型糞便、羊腸便(第五型),應在不同的糞便採集檢體,切勿在同一塊上刮六次,精準度就會提高。賈淑麗專委也提醒,若是有腹瀉或稀便應改日再做檢查,以免影響準確度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208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王國材赴立院「台鐵票價上漲」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大數據推薦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