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一開講/500年前的眼鏡來自馬來西亞 得用好馬交換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邱建一(藝術史學者、新月藝文負責人)

眼睛是靈魂之窗,但這個窗子會近視也會老花,這是身為人類必經的過程與時間的常態。現代人有眼鏡可戴,但古代的人又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台北故宮典藏的「西洋顯微鏡」。(圖/邱建一提供)

500年前叫作「僾逮」的眼鏡

從歷史記載可知,眼鏡或是類似的輔助視力的設備,在明代就已經出現了。曾經高中進士而出任汀州知府的張寧(1426-1496),在他寫的《方洲雜錄》提到了古代中國第一副輔助視力的工具,不過當時不叫作眼鏡,而叫作「僾逮」,這兩個字大概是來自外來語的音譯:

「向在京時,嘗于指揮胡豅寓所,見其父宗伯公所得宣廟賜物,如錢大者二,其形色絕似雲母石,類世之硝子,而質甚薄。以金相輪廓而衍之為柄,組制其末,合則為一,歧則為二,如市肆中等子匣。老人目昏,不辨細字,張此物於雙目,字明大加倍近者。」

從張寧的描述可知,這是進口貨,還是鑲有金邊的高檔貨,而且是宣宗皇帝(1399-1435)賜給大臣的禮物。至於它的功能則是「老人目昏,不辨細字,張此物於雙目,字明大加倍近者」。

這是老花眼鏡嗎?或許不是。以張寧的描述看起來,似乎比較近似放大鏡的性質。

張寧說這個叫作「僾逮」的視力輔助工具,它是有手持握柄的,而且鏡片就安裝在握柄的尾端。有趣的是,這工具是可以收納的:「合則為一,歧則為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這個工具的鏡片有兩片,它可以展合收納,而兩片鏡片收起來以後像個小盒子一樣「如市肆中等子匣」。

在《方洲雜錄》當中,張寧又接續描述他後來看到類似的視力輔助工具:

「又于孫景章參政所,再見一具,試之復然。景章云:以良馬易得于西域賈胡滿剌似聞其名為僾逮。」

在這段描述裡,張寧很明確地提到這工具的名稱叫做「僾逮」,來自國際貿易所得,而且得拿一匹上好的良馬才交換得到。

▲台北故宮保存類似「僾逮」的工具,樣貌如同200年前張寧所描述的那樣,是可收納式的。(圖/邱建一提供)

最早的眼鏡是來自馬來西亞的進口貨

至於它的來源則是「西域胡賈滿刺」,這個名稱很容易引起一般人的誤會,可能會因為「西域」這兩個字而誤以為這是來自西北絲路貿易。事實上關鍵字是「滿刺」這兩個字,現今已知這是「滿刺加」,古代文獻在傳抄過程中常會出現缺漏字,所以可能是抄書人不小心漏寫了一個「加」字造成的結果。

「滿刺加」就是馬來西亞的麻六甲,明清兩代又稱為「馬六甲」或是「甲州」。這個地點曾在《明史》當中有專門的章節敘述〈滿刺加列傳〉,而且還是鄭和(1371-1433)下西洋時主要的停靠點之一。

明永樂三年(1406),以麻六甲為根據地的滿刺加,對大明王朝奉表稱臣,成為明代的藩屬國,在此之前滿刺加王朝屬於暹羅國的屬地之一。直到永樂七年(1410)鄭和率領艦隊抵達麻六甲,並敕封為滿刺加國王,自此麻六甲脫離暹羅,成為獨立的滿刺加王朝。

好景不常,1511年葡萄牙艦隊抵達亞洲,隨即征服滿刺加國,麻六甲被葡萄牙人佔領成為貿易基地。之後再被荷蘭艦隊圍攻,葡萄牙人被趕走之後,滿刺加國沒能再恢復,麻六甲的貿易商港地位,被印尼的巴達維亞(雅加達)取代。

寫《方洲雜錄》的張寧生活於1426-1496年之間,對照年代可知,當時的麻六甲正是明代藩屬國的滿刺加國。此時,明朝與滿刺加國常有貢使往來,而且商賈貿易頻繁,麻六甲是明代的海上絲路的貿易據點之一,這裡常有商人聚集,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船貿易互通有無。

所以,張寧描述的視力輔助工具「僾逮」是進口貨,而且是來自馬來西亞麻六甲的貿易所得。只是,張寧的描述並不夠清楚,所以我們無法明白這個類似放大鏡的視力輔助工具,究竟是出自於哪個國家所製造的?

不過,台北故宮(國立故宮博物院)倒是保存有類似「僾逮」的工具,這些既像是現代的放大鏡,又像是眼鏡的視力輔助工具,在清代初期透過西方傳教士而被引進清宮當中。它的樣貌真如同200年以前張寧所描述的那樣,是可收納式的,兩相對照實物與文字,彼此之間有驚人的雷同,如果忽略掉它們相差百年的差距,似乎根本就是同一件東西。

不過,在清宮檔案中這些工具不叫作「僾逮」,而被稱為「顯微鏡」。眼鏡這個詞彙大約誕生在張寧之後不久,也就是在明代中期以後,就已經廣泛被使用了。

▲「眼鏡」一詞最早出現在出身蘇州的狀元郎吳寬(1435-1504)的詩作當中。圖中為台北故宮典藏的18世紀「西洋顯微鏡」。(圖/邱建一提供)

眼鏡包含一系列進口的光學產品

我們知道「眼鏡」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出身蘇州的狀元郎吳寬(1435-1504)的詩作當中。西元1500年前後,已經高升吏部尚書的吳寬,大概是年紀大了,也開始嚴重老花,此時他獲得好友贈與老花眼鏡一副,他在欣喜之餘寫了一首詩〈謝屠公送西域眼鏡〉作為感謝之意。在這首詩裡,吳寬說這副眼鏡的使用方式是「持之近眼眶,偏移對書帙」,可見得這也是一副手持式的眼鏡,與張寧描述的僾逮完全相同。

吳寬這首詩的出現,暗示了當時的人們已經不用僾逮這樣的外來語譯名了,而以「眼鏡」為名,所以眼鏡這個名稱在500年前就已經出現歷史當中。

不過,500年前的眼鏡有多重意義,與現代的定義不太相同。這種新奇的視力輔助工具,在傳入東方世界的過程中,包含了放大鏡、望遠鏡、顯微鏡、近視眼鏡、老花眼鏡等一系列利用玻璃折射的光學原理而製造的視力輔助工具,不過這是另一個問題了,我們留待下篇文章再來跟讀者分享!

▲藝術史學者邱建一

※本文章獲邱建一先生授權刊登,請勿任意轉載。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