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年就是「解決問題活在當下」的樣子 你做到了嗎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 / 女人瘋

有些事情開始覺得吃力,工作吃力,減肥吃力,帶孩子吃力,想好好整理人生,但身邊的鳥事卻一直來,想做的事做不好,開始體認到自己能力的極限,也許這輩子都不可能做到,然而通通不重要,「解決問題」才是前中年最重要的事。

▲(圖/ 翻攝自女人瘋)

現代人懂得保健養生,已經看不太出年紀,醫療技術也進步人愈活愈長,以前叫三、四十歲為中年人,或是三、四十歲的「中年婦女」,現在若是稱呼一個35歲的未婚女性為中年婦女或歐巴桑,那就太沒禮貌了,是自找麻煩加白目,現在中年的定義很廣,一般以年齡45至65歲之間算中年,35歲到44歲則叫「前中年」。
 
七年級前段班,年紀最大的即將滿四十歲,我身邊的朋友大多數在30~35歲生第一胎,接著就趕在生理時鐘響前緊接著生第二胎,我們的父母大部分是四年級生,大約是在23-28歲結婚生子,所以當我們生孩子時,他們差不多在六十歲上下。六十歲不年輕也不老,生理機能退化是一定的,所以能夠幫忙照顧孫子的比例大幅下降,偶爾玩玩倒還可以,光是託付一個強褓中的嬰兒幾小時,可能都會超出他們的能力負荷。
 
有些人的父母仍健康,只有一些小病痛;有些人的父母則已開始出現慢性病,需要請看護照料了,對於家庭是個未知漫長的挑戰,我們的孩子還小,還有父母要照顧,上班在公司無法分身,下班又累又要顧自己孩子,還要帶著長輩跑醫院。
 
尤其是人到前中年和原生家庭的愛恨情仇,從來都不是一句「終究是父母呀」、「至少他們也養你長大」就能盡釋前嫌的,壓抑著心中的憤怒卻又放不下父母的病痛,可是每每見了面講沒兩句話就起衝突,有些手足不要也罷,手足的恩怨、父母的病痛、自己建立的家庭、年幼的孩子、中年茫然的工作,前中年才開始的人生戲碼,每集都是高潮。
 
前中年,應該是什麼樣子?
 
有些事情開始覺得吃力,工作吃力,減肥吃力,帶孩子吃力,想好好整理人生,但身邊的鳥事卻一直來,想做的事做不好,開始體認到自己能力的極限,也許這輩子都不可能做到,然而通通不重要,「解決問題」才是前中年最重要的事。
 
埋怨啊、舊恨啊、傷害啊,哪有這麼容易放下,更不是一句「都過去了」就能一筆勾消?!只能把「理智」擺在最前頭,找一個讓自己心裡過得去的點,就那麼一個小小的點,只要找到了,就能不帶情緒只講道義的著手面對。過去的事,不堪;未來的事,不敢想,能抓住的只剩現在了。
 
前中年,就是「解決問題,活在當下」的樣子。

延伸閱讀//過客多的是,自己才是生命的主角 https://iwoman.sharelife.tw/article_aid-7887.html
延伸閱讀//男人年紀越大越讓人著迷?破解偶像劇中的大叔控迷思 https://iwoman.sharelife.tw/article_aid-8554.html

圖片來源:Unsplash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

聯絡信箱:service@warno.com.tw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