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也有國際護照?無照片指紋也能辯身分!用一招能搞定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清朝作為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被迫打開了外交的大門,開始有大量的華人前往異國他鄉辦公求學,或者打工謀生,現代國與國之間的往來靠護照辨別身份,清朝的護照,又長得什麼樣子的呢?

▲清朝護照上最後兩句27字,其中使用「立即」口吻,顯現當時仍以強國自居。(圖/翻攝自網路頭條號)

實際上,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利用竹簡、布帛或者是執掌做成一種用於他國承認的公文,用來證明身份,它也有著五花八門的名字:「封傳」、「契」、「照碟」、「過所」,算是形式上的「護照」。

不過最早具有真正概念意義的「護照」,還是要追溯到1689年。當時清朝和俄國之間逐漸展開了交流和貿易,並且在後續的交流中,雙方都保證,要對對方的外交或者是經商人員進行保護,而在清政府下發給公民的證件當中,證明公民的身份,並且提請邊境關防檢查機關予以「保護」和「關照」,從此有了「護照」的概念。此時的護照類似於書信的形式,至於內容,和現代護照也有著很大的出入。

一直到1840年,隨著鴉片戰爭的開始,以及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護照的模式也開始發生了改變。當時的護照,除了海關和專門和外國人打交道的總理衙門能夠發放以外,按照條款,外國領事館也有發放的權力,而且無需中國官方認證,導致這種現象,在上海租界可以說是經常發生。

護照主要也分成了兩種,一種是適用於觀光遊覽的「遊歷護照」,一般發布給出國訪問參觀,或者是商談的官員,還有一種就是「華工護照」,專門提供給出國打工的華人。

19世紀末期,大部分出國的人,既沒有照片,也沒有錄製指紋,怎麼確定護照不會被他人盜用呢?解決的辦法,就是讓頒發官員在護照上詳細地寫下此人的長相、年齡等具體特徵,雖然還有很大的灰色空間,但是多了一番可靠性,由於護照上的大量內容,這也導致了大清護照成為了世界各國當中最大的護照。

值得一提的是,清護照上後印的27個字也曝光:「持護照過境時,請立即查驗放行,按照約定給予保護,不要為難阻滯。」對照當時的時空背景,國雖疾弱,但護照上的這27字,卻也十分霸氣。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