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格:別小看1個百分點的威力 它足以讓獲益腰斬

文/Smart智富月刊

約翰‧柏格(John Bogle),全球最大基金公司創辦人,與股神巴菲特齊名,他在接受《Smart智富》月刊越洋獨家專訪時,提醒所以投資人不要忽視「小小算術的驚人力量」,因為年報酬率只要7%,靠時間複利滾動,35萬元本金就能變成1,000萬元!

由《財星》雜誌選出的20世紀4位投資巨人,分別是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選股大師彼得‧林區(Peter Lynch)、金融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以及基金之神約翰‧柏格(John Bogle)。其中,柏格還在2004年被《時代》(TIME)雜誌選為「世界百大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

身為全球最大基金公司的創辦人,與其他3位投資巨人相較,柏格是唯一不靠個人投資績效及財富入選的投資大師。這位已經高齡85歲、有著「基金之神」美名的大師,能夠獲得投資界推崇,是因為他始終把散戶投資人的利益放在第一,堅信用「最簡單、但經過邏輯驗證的低成本方式」投資,就能創造驚人報酬。

1974年,當時柏格創立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這是全球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由共同基金持有者共同持股的基金公司。隔年,先鋒設立全球第1檔指數型共同基金「Vanguard 500 Index Fund」。當時,這項產品被稱為「柏格的愚蠢」(Bogle's Folly),沒有人相信這種沒有經理人選股、不按市場多空看法調整部位、只靠追蹤大盤指數的基金,能夠獲得投資人的青睞。

不過,這檔被人嘲笑愚蠢的基金,報酬率卻一點都不「蠢」!根據統計,先鋒第1檔指數型共同基金,到2013年11月30日止(自1976年起算),37年又3個月的平均年化報酬為10.99%,也因為績效禁得起長時間考驗,先鋒集團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基金管理公司,根據晨星(Morningstar)統計,先鋒資產規模高達2兆4,000億美元,比第2名富達的1兆7,600億美元(截至2013年10月底為止)高出36%。

以下是《Smart智富月刊》與柏格的精采對話摘錄:

不要壓寶明星經理人!用指數型基金,降低基金失敗率

《Smart智富》月刊問(以下簡稱「問」):過去3年,全球ETF規模增長35%,關鍵原因為何?

柏格答(以下簡稱「答」):從各種討論中可以發現,指數投資(indexing)的成功,已經變成一個「事實」,不再是一個「夢想」,而且是照著它應該走的路發生了。當然,它也的確應該如此,因為投資人的總報酬就等於基金報酬扣除成本。這就是我所謂「小小算術的驚人力量」(relentless power of humble arithmetic)。

問:你曾提到如果投資50年,1檔基金可能會換數個不同基金理人,因此「如果基金無法永遠存在,如何做長期投資?」值得思考。

答:你說的對!一般基金經理人的平均任期大約是6年。基金本身的失敗率,大約每10年是50%,也就是每年大約有5%(的基金會消失或整併)。沒有任何經理人可以管理1檔基金60年。或許巴菲特是一個例外,但他並不是共同基金經理人。經理人來來去去,跟人生一樣,有開始,有結束。有些離開,是因為他們離開了這個產業;有些則是因為操作技術出了問題。大多數出現問題,都是因為當基金規模還小的時候,經理人表現都很好。

因此,投資人在長期投資的生命週期裡,壓寶某一個明星經理人,是個失敗的方法。相對的,如果是投資指數型基金(不論是大範圍市場的ETF或指數型共同基金),因為除了負責讓持股與指數相符合的管理人之外,沒有基金經理人,投資人就不必擔心經理人流動的問題。

問:你常說,投資人可以預期指數型基金長期合理的名目報酬大約是每年7%。這會不會太少?如果我自己選股,可能選到像蘋果(Apple)這樣的高報酬個股,不是嗎?

答:任何投資人都可以嘗試這麼做,但不會每個人都能成功。你必須相信你能比市場上的其他人都更聰明(才能做到這個),但是,我不認為「比市場更聰明」是一個好主意。當然,蘋果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蘋果剛上市的時候,你在哪裡?當蘋果經營不善、業績慘澹,你會一路長抱蘋果股票嗎?你得先回答我的這些問題!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