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死了稱作「翹辮子」?原來與古代刑場有關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文博大精深,同樣的意思卻有好幾種說法,古代皇帝過世稱作「駕崩」、和尚去世叫做「圓寂」、未成年離世則通稱「夭折」,然而同樣為死亡之意,我們卻常聽見人們以「翹辮子」調侃,這兩者之間有何關聯?

綜合陸媒報導,關於「翹辮子」由來,民間有兩種說法,滿清統治時期,頒布剃髮令「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當時人們開始剃頭留辮,正常人辮子通常是自然垂下,死後入殮時則要編結起來,置於頭部上方,末端豎起,因此使得「翹辮子」成為死亡代稱。

▲劊子手一人將死刑犯辮子高高提起來,另一人負責砍頭。(圖/翻攝維基百科)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清朝死刑犯上斷頭台時,雙手背後、雙膝跪地,頭頂拖著一條長長辮子不好砍 ,劊子手便想出一個方法,一人將死刑犯辮子高高提起來,另一人負責砍頭,或是要求死刑犯赴刑場前,先將辮子盤起置於頭頂,以利看清下刀位置,因而有了將「翹辮子」比喻成死亡說法。

1935年出版汪仲賢所著《上海俗語圖說》曾提及:「尋常辮子都是垂在腦後的,唯有用刑的時候,辮子才會往上翹起來,凡逢『翹辮子』之事,縱然不死,亦離黃泉路不遠,俗語的『翹辮子』,就是死的別名。」

不過,卻有後人發現,中國許多地方皆設有刑場,但「翹辮子」說法卻僅在上海地區流行,認為可能另有出典,或許與上海電車有關。

上海作為中國大陸最早開通電車的城市,電車車頂設有集電桿,與空中電線相連,乍看之下如同清朝人髮辮,因而被戲稱為「小辮子」,但礙於當時技術關係,電車「辮子」經常脫落向上翹起,造成斷電無法行駛,相當於人斷氣情形,進而將此情形稱作「翹辮子」。

 

加入 @setn 好友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