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黑暗料理!古代軍隊行軍打仗吃什麼?竟有人肉跟破抹布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現代軍隊的野戰食品,已經非常發達,那麼古代人打仗,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據了解,古人的軍糧五花八門,其中還有一些「黑暗料理」,讓人聽了也頭皮發麻。首先是先秦時期,大部分為黍米,又稱為粟米、小米,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所謂「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可做成乾餅、熬粥、蒸乾飯等等。

▲古代行軍打仗,每個朝代軍糧都不同。(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之後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到了漢魏時期,稻米、小麥等加入軍糧隊伍。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熟悉,江東孫權以稻米為軍糧,諸葛亮、曹操打仗,用小麥等軍糧屢出奇謀。甚至還有種傳聞,據說諸葛亮南征時,因殺人過多,導致怨氣沖天,於是用麵粉做成人頭形狀,代替真的人頭獻祭,被後世稱為饅頭,以後漸漸成為軍糧。

來到唐宋年間,像是燒餅、麻餅、雜麵餅之類,也都是重要的軍糧,還有明代戚繼光部隊,所發明的「光餅」,其實就是當時的野戰食品。據說,「鍋盔」也是諸葛亮發明的,首先就是為了用作軍糧。從這裡不難看出,古代所時用的軍糧,多半是用麵粉、小麥、稻米等,做成保存期較長的硬麵、乾餅等等。

像是古代北方遊牧部族的軍糧,主要是以風乾肉為主,這種軍糧耐貯存、熱量高,不過對於中原農耕民族,沒有條件大量使用,一般是犒賞三軍時,才會有酒喝有肉吃,例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辛棄疾這裡說的八百里,指的就是牛,泛指酒肉。至於軍紀混亂的時候,士兵搶掠老百姓的豬羊,那就另當別論了。

對於比較珍貴的肉類、魚類,古人一般是用鹽醃漬起來,便於行軍攜帶。明朝以後,隨著玉米、番薯之類作物的推廣種植,也逐漸進入軍糧的行列。另外,「湯泡飯」也是明代的一大發明。不過古時候戰亂頻發,於兵荒馬亂之際,軍中缺糧經常發生,像是草根、樹皮、野菜,殺戰馬、吃蛇鼠、各種昆蟲等,餓急了都是難得的美味。

最恐怖的是人肉軍糧,唐朝安史之亂時,張巡守雎陽被困,城中鼠蟲皆盡,張巡殺愛妾強令官兵吃下,接著許遠殺僕奴以充軍糧,最後吃光城中老弱婦孺,戰前城中戶口四萬,至城破僅餘活人四百。隋末亂世,朱粲就是一位食人魔王,曾大量使用人肉作為軍糧。唐末黃巢義軍圍困陳州,軍糧斷絕,令建舂磨砦,以巨碓將活人輾碎,以人肉充作軍糧,齊軍日食死屍三千,此事在《舊唐書》、《新唐書》和《資治通鑒》中都有記載。

歷朝歷代在發生大饑荒時,有很多吃人肉的記載,就連近代二戰時期的日軍,也有過吃人肉的相關記載。在宋代,軍隊攜帶的軍糧有糜餅、雜餅,以及硬塊的鹽和醬,還有一種奇怪的副食叫做「醋布」,據說是把布泡在醋和鹽水中再曬乾,吃的時候剪下一塊與糧食同煮。作戰期間,醬料和醃菜是必備的副食,有一種大名鼎鼎的「重口味黑暗料理」,就是「英式鹹肉」。

「英式鹹肉」是用大量的鹽醃漬豬肉牛肉,能保存幾年甚至幾十年。據說在1853年的克里米亞戰爭時期,戰場上的英國人,就曾吃到過1809年醃漬的鹹肉,有士兵形容像是「木乃伊」的味道,此外,大英帝國的海軍長期出海時,船上也會經常帶一些乳酪,不知道這些年代久遠、堅硬無比的乳酪,吃到嘴裡是什麼味道?

加入 @setn 好友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