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獨/「管不住嘴」小心終身洗腎 腎臟科醫師揭5大地雷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台灣洗腎人口密度全球第一,人數從2010年的6萬8962人到2019年的9萬2624人,成長率超過34%。2019年「慢性腎病」狂燒健保533億元,護腎儼然成了國人首要的健康課題,衛福部桃園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張維文指出,想要預防洗腎,首先要儘量避免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上身。

腎臟病是台灣的國病,每年耗費大量健保資源。(示意圖/資料照)

▲腎臟病是台灣的國病,每年耗費大量健保資源。(示意圖/資料照)

腎臟是血液淨化器官,有很強的儲備能力,即使腎功能降到剩50%,除了幾種明顯的腎臟病之外,多半缺乏明顯的症狀。張維文醫師表示,當腎功能降到30%不到,慢性腎臟病的許多併發症如貧血、代謝性酸中毒等,會逐步浮現;當腎功能降到5~10%以下,伴隨噁心想吐的尿毒症狀、小便變少甚至全身水腫等諸多不適,若沒有選擇透析或換腎等腎臟替代療法,甚至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慢性腎病每年耗費許多醫療資源,國人聞洗腎色變,沒有人希望自己年老之後必須按時到洗腎中心報到,因此趁年輕超前部署,擺脫「害腎」的危險因子和壞習慣,無論是對個人或國家都是一大美事。

張維文說明,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是腎臟病的主要危險群,其中糖尿病腎病變更是造成台灣人洗腎率居高不下的主因,根據台灣腎病年報,每年新進入規則透析的腎友中,約有45%罹患糖尿病;另外有些人是因「原發性腎絲球腎炎」導致腎功能逐步退化至腎臟衰竭;國人的不當用藥習慣,像是自行買成藥來吃,若內含消炎止痛藥,也會加速腎功能惡化。

想要知道如何護腎,應先搞清楚哪些行為傷腎,張維文點出「5大地雷」:

一、吸菸

抽菸除了對肺有害,也是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會增加冠狀動脈疾病(心臟病)、腦中風、心臟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香菸內含的重金屬鉛、鎘進入人體後主要堆積在腎臟,長年累積就會對腎小管與腎絲球造成傷害。臨床研究也發現,不管是一般大眾、糖尿病患者或是高血壓病人,癮君子腎功能退化的速度更快。

二、酒精

飲酒會使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與腎臟病的風險,雖然也有研究指出,適量酒精對於心血管系統反而有保護作用,但飲酒「過量」對身體健康帶來的危害是無庸置疑的。

三、檳榔

檳榔配料中的石灰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加快腎臟的過濾能力,長久下來會對腎功能造成傷害;檳榔子含糖份和脂肪,攝取過多會造成糖尿病、高血脂、肥胖、高血壓等相關代謝性疾病,這些疾病也都會進一步惡化腎功能。

四、肥胖

人一旦肥胖,體內脂肪組織增加,導致腎臟基質膨脹、腎絲球肥大、腎絲球高過濾率,促進蛋白尿與腎絲球硬化,引發慢性腎臟病。許多和肥胖相關的共病(如動脈粥狀硬化、慢性發炎狀態、三高等代謝疾病),也都會間接促成慢性腎臟病惡化。因此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每週運動5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中強度運動),同時少喝含糖飲料,以控制肥胖問題,也能有效預防腎臟疾病或減緩腎功能下降的速度。

除了先天因素,造成腎功能下降的元凶多半和不良的飲食、用藥習慣有關。(圖/翻攝自Pixabay)

▲除了先天因素,造成腎功能下降的元凶多半和不良的飲食、用藥習慣有關。(圖/翻攝自Pixabay)

五、用藥觀念偏差

不少慢性病患抱持著「西藥很利」的迷思,擔心藥吃多了會洗腎,事實上三高患者無須擔憂,因為控制血糖、血脂、血壓的藥物「幾乎」不會傷腎,通常是因為病情沒控制好,腎臟才會出問題。

當然也有一些慢性病人是因擅自服用宣稱可治療疾病的不明藥品、藥草或偏方,而未依正規管道醫治,導致病情控制不佳,才加速糖尿病、高血壓所引發的腎臟病變。

須注意的是,台灣民眾習慣買成藥解急,像是有些人到日本旅遊常帶回消炎止痛藥,殊不知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容易引起腎臟血流量減少,導致急性腎損傷,甚至演變成慢性腎臟病而不自知。

張維文解釋,若腎病患者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原本用來維持腎臟灌流與腎絲球過濾率的前列腺素分泌會遭到抑制,血管不再擴張,腎臟的血液灌流量下降,腎功能會因此惡化,此時病患若體液不足(如大量出汗、食慾不振吃很少、拉肚子、大量嘔吐等),可能雪上加霜。

另外,張維文引述臨床研究指出,很多人使用過的強效胃藥「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可能沒有大家認為的那麼安全,如果「長期使用」還是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臨床發現PPI可能造成「急性間質性腎炎」,導致急性腎損傷,但停藥後腎功能多數會改善。

張維文強調,PPI其實是治療胃病很有效的藥物,臨床上也常開給患者使用,只是要特別呼籲民眾遵照醫囑,經醫師評估適合服用再吃,療程吃完就可以了,不必經年累月地固定服用,對健康不見得有幫助,反而可能造成併發症。

腎臟科醫師張維文認為,護腎首重控制「三高」,健康飲食原則是「少油、少鹽、少糖」。(圖/張維文提供)

▲腎臟科醫師張維文認為,護腎首重控制「三高」,健康飲食原則是「少油、少鹽、少糖」。(圖/張維文提供)

身為一名腎臟科醫師,張維文很常被問到的問題是:「甚麼樣的飲食習慣可以預防洗腎?」她經常回答:「不要吃太鹹、太甜、太油!」平時可多吃全穀物、蔬菜、水果、堅果、豆類和魚類等天然食物,少碰加工肉品、高鹽食物與含糖飲料,紅肉的攝取也須酌量。

刊登在國際醫學期刊的研究論文指出,實踐上述健康飲食的人可減少30%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機率,也能降低23%得到蛋白尿的機會。張維文表示,想護腎,這樣吃就對了!

◆腎臟科醫師張維文個人部落格:https://www.drchangww.com/

加入 @setn 好友 #三立獨家 Exclusive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