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疑校正回歸 徐巧芯:現在塞車的已經都清空了嗎?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2日表示,有400例本土個案為校正回歸上週各日個案。結果網友開始論戰所謂校正回歸,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徐巧芯質疑,繳稅可以校正回歸嗎?年齡可以校正回歸嗎?期末考可以校正回歸嗎?週末是校正回歸日嗎?是不是可以得諾貝爾獎?蓋牌跟校正回歸的差別是什麼?名詞很好聽,數字很真實。人民不是笨蛋。

▲徐巧芯質疑,繳稅可以校正回歸嗎?年齡可以校正回歸嗎?(圖/翻攝自徐巧芯臉書)

徐巧芯昨天的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熱議,她今(23)天再度指出,昨天某些人有備而來,先是有奇怪的「內幕」假新聞造謠甩鍋,把什麼校正回歸的責任推說是地方政府漏登,一直到晚上包括陳時中指揮官的受訪才提到根本就是「醫院」的流程。地方沒有漏報,因為報PCR報告給中央的責任是檢驗所,而非地方政府(衛生局)。昨天的事情告一段落,今天要來探討的是校正回歸的其他問題。

徐巧芯說,一堆人氣噗噗說說「不是蓋牌!」你怎麼可以說是蓋牌好壞壞!問題是,指揮中心知道數字會浮動不是週五或週六才知道,根據新聞報導知情超過三天。更何況,只要從目前PCR未確認量(塞車)推估就知道會有數字異動,這個話題前幾天就有記者 和醫師提出來憂心檢驗量能太低的問題。但先前指揮中心的記者會從來沒有告訴我們未來計算確診時間的方式可能會因應調整,或者目前公佈的數字未來會有異動。如果先前有講,大家都能夠理解,但沒有就是沒有。

徐巧芯指出,對上週的全民來說就是沒有把資訊透明化,被質疑蓋牌剛好而已。不能因為終於掀牌了,就說當時明知不講這件事不存在。也許對於指揮中心而言認為把這400例加在昨天會造成無法了解疫情情況,但當你過程當中都不提醒民眾可能的變數,對民眾而言未來就很難完全相信指揮中心所給的資訊,絕對會有信任度的問題。

第二,我們想知道還有多少沒有校正回歸?昨天陳時中部長並沒有很清楚地說明。如果把這個數字的調整理解為「PCR塞車導致確診數會被延後確定」,那麼從目前待採檢、未排除的PCR檢驗,再乘上目前的陽性率,可見端倪。舉例來說,昨天根據指揮中心PCR的說法清出14000例,增加400確診,陽性率確實近期的2.8%差不多。

徐巧芯直問,那我們現在塞車的已經都清空了嗎?根據指揮中心最新數據,不僅沒有清空,還變多了!近40000塞車中!如果假設陽性率仍然維持目前的2.8%,截止推算可能目前還有約一千一百多例沒有調整完畢。未來這些案例要什麼時候歸屬?每週一次嗎?下禮拜還會越積越多,又要再遞延到下一週嗎?沒有人知道答案。PCR檢測準備了一整年,沒有超前部署,還變成讓防疫執行進度變慢的問題。

最後,校正回歸的做法等於我們已採取了最新的計算方式,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天公布的方式,形同打亂本來的趨勢。

徐巧芯認為,如果照很多人昨天說的,要把公布的日期變成採檢日,才看得出疫情趨勢,問題是先前5/17-5/21的人數公布都不是他們的採檢日,以前都是送進來的新增確診數多少就公佈於當日。

▲徐巧芯表示,對上週的全民來說就是沒有把資訊透明化,被質疑蓋牌剛好而已(圖/翻攝自徐巧芯臉書)

所有的數字為何不用一起異動,才看得出「趨勢」?不要小看這個問題,如果沒有配合一起在校正回歸日同步調整,未來會變成「週間公佈的數字不是採檢日」,但「週末回歸的數字又是採檢日」的混亂數字,反而更打臉了這樣做可以更瞭解「趨勢」的論述。

徐巧芯強調,誠實是上策,如果指揮中心一開始就可以像國外一樣,告知大眾目前公佈的數字都可能再異動,以及異動的原因,知道問題時就預告,並且適時修正前面所有的數字提供最真實的疫情狀況,我們都能夠理解。但上述的問題沒解決,只是發明新名詞,甚至甩鍋給無關的地方政府,那網路上一堆人覺得這個新名詞很莫名只是剛好而已。

▲徐巧芯說,只是發明新名詞,甚至甩鍋給無關的地方政府,那網路上一堆人覺得這個新名詞很莫名只是剛好而已(圖/翻攝自徐巧芯臉書)

加入 @setn 好友 #P3實驗室女研究員確診Delta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