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罷免失敗/日韓媒:反映選民憂一黨獨大 英美媒:KMT動作將更大膽

編譯黃馨慧/綜合報導

 

大罷免失敗 專家:提振藍營2026、2028年選舉士氣

「全世界至今沒有任何一個立法機關,經歷過像台灣這次規模如此龐大的罷免行動。」研究罷免制度的日內瓦高級國際關係及發展學院(Graduate Institute in Geneva)研究員韋爾普(Yanina Welp)告訴《紐約時報》,這次的大罷免結果,可能大力提振藍營在2026年地方選舉和2028年總統大選的士氣。

政治對立將激化 也影響美國與中國對台政策

台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大罷免」7月26日第一波投票結束,24位國民黨立委以及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數不通過。「這個結果對所有支持罷免的人來說,都是一枚震撼彈。很多人本來預期藍營的支持者會因為政治冷感而不去投票,」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南樂(Lev Nachman)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

各國也共同關注這場台灣大罷免,國外學者大多認為,這次的投票結果將進一步提振國民黨士氣,同時也為2026年的地方選舉和2028總統大選帶來更多變數。也有專家警告,這次選舉不只關乎台灣內政,也將左右美國和中國的對台政策,也可預期台灣未來不管是國會或民間,政治對抗都將更加激化。

多家外媒都認為,這次的投票結果將提振國民黨士氣。圖為台北市五常國小094開票所,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罷免案開票。(圖/記者楊士誼攝影)

▲多家外媒都認為,這次的投票結果將提振國民黨士氣。圖為台北市五常國小094開票所,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罷免案開票。(圖/記者楊士誼攝影)

結果顯示台政治對立未解 民意未完全導向任一方

儘管付出極大努力,但支持罷免的團體仍打了一場「艱困的戰鬥」。美聯社報導,這次罷免結果將導致以後賴政府在推動政策時面臨更多阻力。尤其2026年地方選舉即將到來,民進黨的處境將更加嚴峻。

南樂分析:「目前來看,賴清德能做的事非常有限。除非設法想出其他有創意的方式來爭取選民支持。」

同時,投票結果也反映出台灣社會並不接受民進黨一黨獨大,也不買單民進黨一直掛在嘴邊的「反中訴求」。彭博社報導分析,大罷免行動最終未能撼動台灣政治版圖,表面上看起來是國民黨大獲全勝,實則顯示台灣政治對立未解,民意也未完全倒向任何一方。

大罷免幫國民黨打強心針 未來立法可能更大膽

非營利組織「國際危機組織」(ICG)東北亞高級分析師楊威廉(William Yang)指出:「投票結果說明有更多台灣民眾傾向維持目前政局的平衡,也就是由在野黨掌握立法院多數,而執政黨控制行政院。」

報導也提到,這次大罷免以失敗告終,可能預告著台灣未來在預算、國防乃至法官任命等各種議題上,政治對抗將會更加激烈。《衛報》則預測,國民黨在大罷免取得壓倒性勝利,將進一步壯大氣勢,未來的動作更加大膽。

國民黨在大罷免裡大獲全勝,未來行動將更加無懼。賴政府推行政策恐面臨更多阻力。(圖/記者楊士誼攝影)

▲國民黨在大罷免裡大獲全勝,未來行動將更加無懼。賴政府推行政策恐面臨更多阻力。(圖/記者楊士誼攝影)

日學者揭關鍵原因:國民黨抓住中間選民

大罷免大失敗的結果,跌破眾人眼鏡,長期關注台灣政治的日本學者分析國民黨大獲全勝的原因。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小笠原欣幸接受日本《產經新聞》採訪時解釋,其實有不少選民在心裡默默存疑透過罷免來推翻之前大選結果是否合理,而這群心懷疑慮的選民是否會實際出來投票,直到最後一刻都是未知數,而國民黨精準抓住這一群人,成功累積了反對罷免的票數。日媒《每日新聞》指出,大罷免不僅關乎台灣內政,更可能影響中國和美國的對台政策。

韓媒《每日經濟》(매일경제신문)指出,賴清德政府將面臨施政力度削減的危機。「CBS NoCut News」(노컷뉴스)則警告,大罷免失敗為賴清德政府籠上一層陰霾,民進黨未來或將失去相當程度的施政動能,甚至激化外界對於「跛腳鴨」政府的質疑。韓聯社則認為,這次大罷免結果更加深台灣社會的政治分歧。「跛腳鴨」(lame duck)是一個政治術語,用來形容即將失去權力、影響力減弱或施政能力受限的領袖,暗示這隻鴨子雖然還能走路,但已行動困難,無法有效領導或應對挑戰。

許多民進黨的反對者認為,賴政府逐漸走向獨裁,對政治對手過於心狠手辣。(圖/翻攝自總統府官網)

▲許多民進黨的反對者認為,賴政府逐漸走向獨裁,對政治對手過於心狠手辣。(圖/翻攝自總統府官網)

台民眾不接受民進黨獨大 專家籲賴清德「趕快轉型」

很多國民黨和民眾黨的支持者,都曾用「獨裁」一詞來批評賴清德。小笠原欣幸分析,台灣社會對民進黨「橫行霸道」的觀感持續升高,甚至認為民進黨動用司法權力來打壓異己,已經走向獨裁。南樂則呼籲賴清德,必須開始反思自己和民進黨的形象塑造,否則無法爭取到中間選民,更遑論藍營選民。

深層的政治不信任和民怨沒被消彌,雙方的政治對立仍將繼續延燒。「民進黨必須意識到,不能在每場選舉中都一味依賴反中訴求,因為選民可能更關心經濟和民生議題,」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峻豪告訴彭博社。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直播中LIVE】基隆浪曲嘉年華 Day 2 潮光浪曲之夜、高空煙火直播🎆🎤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