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有民眾將劇毒大苦薯當作山藥來煮(圖/翻攝自台北榮總臨床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官網)
山藥被認為可以養生健體,但隨著改良品種越來越多,曾有民眾把有毒的大苦薯(Dioscorea hispida)塊莖錯認為可食用的山藥,食用後出現口舌燒灼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衛生福利部暨台北榮總臨床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就特別提醒,若大量食用,則可能出現嚴重神經麻痺症狀,恐造成昏迷、痙攣、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建議除非逼不得已,有野外求生需求,不要輕易摘採野外植物來烹調。
據食藥署統計,國內因「植物」所致中毒人數雖占總中毒人數約2%,台北榮總臨床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就曾遇過有民眾將有毒的大苦薯(Dioscorea hispida)塊莖錯認為可食用的山藥,一度危急性命。
塊莖和山藥長的超像
由於山藥長久以來被認為有保身健體的功效,除了台灣原生種之食用山藥之外,加上台灣農植技術進步,可食用之山藥外觀型態及顏色多元,一般民眾單看塊莖已經很難以分辨與劇毒之大苦薯之間的差異。
大苦薯含氰化物誤食恐致命
大苦薯又稱白薯榔、白薯茛,是一種含有生物鹼的有毒植物,當中主要造成人體中毒之毒素為薯蕷鹼(dioscorine)及氰化物(HCN)。人類食入大苦薯中毒症狀為口舌燒灼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大量食用則會出現嚴重神經麻痺症狀,可能昏迷、痙攣、呼吸衰竭及死亡。
諮詢中心過去接獲的案例,通常是民眾食用自行採摘之「野生山藥」而出現中毒症狀,且因初期中毒之腸胃症狀可能以為只是「吃壞肚子」的細菌性腸胃炎。等到待出現昏迷等嚴重中毒症狀時往往已是危及生命情境。
諮詢中心建議,由於有毒植物辨識不易,自行採摘並食用存在有一定程度之中毒風險,若非緊急野外求生需求應盡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