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認了「在野整合」相當困難 柯文哲:要以民意為基礎

記者劉宇鈞/台北報導

柯文哲(圖)認為藍營支持者票投自己的可能性較大,但白營支持者不見得會把票投給藍營參選人。(圖/資料照)

▲柯文哲(圖)認為藍營支持者票投自己的可能性較大,但白營支持者不見得會把票投給藍營參選人。(圖/資料照)

2024選戰剩不到5個月,在野整合問題仍是焦點議題,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認為藍營支持者票投自己的可能性較大,但白營支持者不見得會把票投給藍營參選人,所以整合確實是有難度。柯也稱讚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是成功的生意人,但他強調「經商與從政還是有不同,若郭台銘執意參選就是保送賴清德」,但不管如何還是要以民意為基礎。

柯文哲昨(11)日與日本東京大學「兩岸關係研究小組」訪團進行會談,也交換了兩岸與美中台的想法,對於是否與其他勢力合作,柯文哲在會中也坦言,在總統選舉層面要與其他勢力合作會是有相當程度的困難,但主要還是要以民意為基礎。

柯文哲在會中被問到「若當選總統會如何處理中國對一個中國或九二共識的堅持」,柯回應,民進黨對中國的要求「拒絕的太直接」,國民黨又無法取信於台灣人民,他會先以雙方享有共同的語言、文化,以及類似的宗教信仰為談話基礎,但明確的告知中方「彼此的生活方式及政治制度已然不同」。

柯文哲認為,在美中台3方關係上應維持「動態平衡」,假設都不能提出各方都滿意的答案,至少要追求「能被接受」的選項,最低限度也要維持大家「能忍讓」的方案,他重申,兩岸關係不是台灣海峽兩岸,是太平洋兩岸,台灣在處理中國問題時,不能單從自己角度思考;考量當前國際情勢,台灣與中國應採取「保持緊張、但不過度緊張」的關係。

至於是否會在2024選舉與其他勢力合作,柯文哲坦言,就總統選舉層面會有相當程度的困難,從選民結構分析,藍營支持者票投自己的可能性較大,而白營支持者不見得會把票投給藍營的參選人,但還是要以民意為基礎;立委布局方面,柯文哲直言,民眾黨已經完成區域立委的提名作業,席次不多且與藍營的衝突較少,某種程度上也是與在野勢力的合作;至於不分區就各自努力。

柯文哲也在會中提到郭台銘,他認為郭是成功的生意人,但也強調「從政與經商還是有所不同,若郭堅持要參選,等同是在保送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當選」。

加入 @setn 好友 #2024總統大選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