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黑潮基金會開放上萬筆鯨豚資料庫 「飛旋海豚」資料居世界冠軍

評論

這篇文章報導了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開放全台最大的鯨豚資料庫,並將其中破萬筆的鯨豚資料提供給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免費閱覽。其中,飛旋海豚的資料筆數更是位居世界冠軍。這項舉措有助於提供全球科學研究人員更多的資源和資料來源,促進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進展。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執行長林東良表示,希望這些鯨豚資料能被不同領域的人共同使用,進行多方面的研究,可能產生不同的火花。這顯示了基金會對促進科學合作和知識共享的重視。 為了讓使用者更清楚資料的細節,基金會與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合作,在生物多樣性資料期刊上發表了資料論文,並提供中文版的說明,對資料的蒐集方式、背景、欄位定義和使用限制等做了詳盡的彙整。這種公開透明的做法有助於確保資料的品質和可信度。 這批鯨豚資料包含了一年四季的鯨豚目擊紀錄,並涵蓋了很長的時間範圍。資料中還包含了一些罕見種類的紀錄,例如角島鯨和大翅鯨,使得科學研究人員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台灣東部海域的鯨豚生態。此外,這些資料的開放還為其他研究領域提供了便利,比如花蓮海域鯨豚的時空分布研究和海洋保育署的公民科學數據松比賽。 總體而言,這篇文章報導了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開放鯨豚資料庫的舉措,這將為全球科學研究人員提供豐富的資源和資料來源。同時,基金會透過公開透明的方式提供資料的細節和說明,確保資料的可信度和品質。這項舉措有助於推動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進展,並促進國際科學合作。

這篇文章報導了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開放全台最大的鯨豚資料庫,並將其中破萬筆的鯨豚資料提供給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免費閱覽。其中,飛旋海豚的資料筆數更是位居世界冠軍。這項舉措有助於提供全球科學研究人員更多的資源和資料來源,促進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進展。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執行長林東良表示,希望這些鯨豚資料能被不同領域的人共同使用,進行多方面的研究,可能產生不同的火花。這顯示了基金會對促進科學合作和知識共享的重視。 為了讓使用者更清楚資料的細節,基金會與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合作,在生物多樣性資料期刊上發表了資料論文,並提供中文版的說明,對資料的蒐集方式、背景、欄位定義和使用限制等做了詳盡的彙整。這種公開透明的做法有助於確保資料的品質和可信度。 這批鯨豚資料包含了一年四季的鯨豚目擊紀錄,並涵蓋了很長的時間範圍。資料中還包含了一些罕見種類的紀錄,例如角島鯨和大翅鯨,使得科學研究人員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台灣東部海域的鯨豚生態。此外,這些資料的開放還為其他研究領域提供了便利,比如花蓮海域鯨豚的時空分布研究和海洋保育署的公民科學數據松比賽。 總體而言,這篇文章報導了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開放鯨豚資料庫的舉措,這將為全球科學研究人員提供豐富的資源和資料來源。同時,基金會透過公開透明的方式提供資料的細節和說明,確保資料的可信度和品質。這項舉措有助於推動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進展,並促進國際科學合作。

問答

Q1: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提供給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的資料是什麼? A. 鯨豚的種類和數量 B. 鯨豚的出沒時空資訊 C. 鯨豚的食性和棲息地 D. 鯨豚的行為和繁殖特性 正確解答:A. 鯨豚的種類和數量 Q2: 以下哪個海洋生物的資料在鯨豚資料庫中筆數最多? A. 角島鯨 B. 大翅鯨 C. 飛旋海豚 D. 罕見種類的鯨豚 正確解答:C. 飛旋海豚 Q3: 開放的鯨豚資料庫在哪個生態資訊機構中位居世界冠軍? A. 中國生態資訊機構 B.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 C. 日本環境資訊機構 D.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機構 正確解答:B.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

Q1: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提供給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的資料是什麼? A. 鯨豚的種類和數量 B. 鯨豚的出沒時空資訊 C. 鯨豚的食性和棲息地 D. 鯨豚的行為和繁殖特性 正確解答:A. 鯨豚的種類和數量 Q2: 以下哪個海洋生物的資料在鯨豚資料庫中筆數最多? A. 角島鯨 B. 大翅鯨 C. 飛旋海豚 D. 罕見種類的鯨豚 正確解答:C. 飛旋海豚 Q3: 開放的鯨豚資料庫在哪個生態資訊機構中位居世界冠軍? A. 中國生態資訊機構 B.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 C. 日本環境資訊機構 D.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機構 正確解答:B.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開放全台目前最大的鯨豚資料庫,破萬筆的鯨豚資料提供給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免費閱覽,其中,飛旋海豚的資料筆數更是位居世界冠軍。

黑潮基金會開放鯨豚資料庫,其中飛旋海豚的資料筆數更是位居世界冠軍。(圖/中央社)

▲黑潮基金會開放鯨豚資料庫,其中飛旋海豚的資料筆數更是位居世界冠軍。(圖/中央社)

財團法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今(8)日發布訊息表示,將長達20多年,由解說員們在賞鯨航程中記錄的鯨豚種類、出沒時空資訊等,分享到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GBIF)。

黑潮執行長林東良表示,期待這些資料能讓國際上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共同使用,或許能從不同研究面向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為了讓使用者清楚資料的細節,黑潮近期在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的協助下,於生物多樣性資料期刊(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上發表了資料論文,並且翻譯了中文版的說明,將資料的蒐集方式、背景、欄位定義與使用限制等做了完整的彙整。

黑潮鯨豚保育研究經理余欣怡表示,這批資料包含了一年四季的鯨豚目擊紀錄,不僅資料量大、涵蓋的時間很長,也包含數種罕見種類的紀錄,例如角島鯨與大翅鯨,而現在只要在家打開電腦,就能在線上找找東部海域有哪些鯨豚。

黑潮基金會指出,開放的是全台灣目前最大的鯨豚目擊資料庫,飛旋海豚的資料筆數更是在GBIF上位居世界冠軍;目前這些資料已運用在很多的研究上,包括花蓮海域鯨豚的時空分布之研究、海洋保育署的「海洋公民科學數據松」比賽,以及花蓮常見鯨豚分布熱區、鯨豚生物多樣性的盤點等,甚至也有數篇以全球為尺度的生態研究引用黑潮的鯨豚資料。

「海洋研究費用非常昂貴,出海一天包含船租、人事、行政成本等,一天的海上調查時常要花費好幾萬元。」黑潮鯨豚保育研究員胡潔曦說,經費不足一直以來是海洋研究的困境,而黑潮不藏私,希望能夠讓更多跨領域的使用者能自由取用鯨豚目擊資料;資料開放不僅能避免重複的資料蒐集、拓展研究的廣度、整合國際間的研究,也能加速科學研究的進展並達成環境保育的終極目標。

在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近年的推動下,國內目前有越來越多單位、研究學者共同參與資料開放,目前台灣於GBIF資料平台上開放的資料量排名亞洲第二,共有超過1700萬筆紀錄。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直播中LIVE】黃仁勳台大演講「AI如何帶動全球新產業革命發展」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