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職5週年!嘉義市長黃敏惠引領邁向新永續

三立新聞/綜合報導

為台灣地方自治史寫下新頁,創下同一人四度當選同一縣市首長「勇媽紀錄」的嘉義市長黃敏惠,今(26)日上午於市府中庭以「新永續· 出發」為題舉辦就職五周年記者會,細數市府團隊蓄積多年的能量,與國際同步以永續為施政基底,擘劃十大旗艦計畫藍圖,建構靭性城市、活化土地再利用,打造低碳永續的健康家園的豐碩成果。黃敏惠市長感謝市民的支持與肯定,表示未來將透過跨域交流、城市加速、影響擴大三部曲,建構全齡共享 世代宜居的幸福嘉義市,並揪所有市民與市府團隊一起新永續出發!

黃敏惠市長回首細數從2019年「Fighting+1」,展現市府團隊為市政建設奮鬥的拼戰精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嘉義市上下一心「凝聚前進的力量」,一起回歸前進的軌道;即便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嘉義市面臨嚴峻的挑戰,仍努力尋求突破,2021年不斷自我「超越」,以創新、創意衝破逆境,建設不止步,展現亮眼的市政成果,讓市民以嘉義市為榮,感受生活在嘉義市愈來愈幸福。黃敏惠市長除了感謝各界,也期勉市府團隊努力站上高峰同時,還要維持在高原,讓市民的光榮感與幸福感不斷倍增。

黃敏惠市長強調永續發展是這個世代最重要的課題,而永續絕不只是說法,而是做法。市府各項施政在滿足當代種種需求外,更應長遠的想到5年、10年,甚至100年之後世代子孫的發展空間,要留給下一代有希望的嘉義市。隨著全球超過 140 個國家和地區宣布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嘉義市是地球村的一份子,與國際同步,依循聯合國SDGs17項永續發展指標找到屬於自己的解方,跨域整合,以永續發展作為城市治理主軸,擘畫十大旗艦計畫藍圖,從「以人為本」和「市民有感」出發,「生活新路網」超前部署交通大建設,「西區大發展」連結產業生活圈,透過「文化新絲路」2.0與「舊城創新生」帶動產業發展,培養「影視新協力」促進城市行銷與觀光人潮,持續「青世代磁吸」帶動創新動能,用「文化新基地」打開多元藝文能量,向下扎根「教育新世代」,打造「樂齡勇壯城」搭建全齡健康好環境,邁向城市「新永續淨零」的願景。

黃敏惠市長如數家珍的回顧這一年來嘉義市各項市政建設成果,她指出城市的安全是幸福的基石,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嘉義市透過橋梁改建,接連打通番仔溝橋、通港橋、軍輝橋的通洪斷面;東義路及盧山橋改建工程改善區域的積淹水問題,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及優良工程金安獎雙金肯定。持續整建雨水下水道,建置率已近8成,污水下水道接管戶數,5年來突破萬戶飆升近20倍,並將陰暗後巷美化,灑進陽光,成為社區新亮點。

黃敏惠市長進一步指出,土地活化再利用是奠定永續城鄉堅實的基礎。市區鐵路高架化縫合鐵路沿線兩側發展,是翻轉城市的重要契機。湖子內區段徵收各大公共工程陸續動土完工,形塑優質生活環境,已成為嘉義市新興蛋黃區。位居市區精華地段的建國二村、復興新村以市地重劃,帶動東區大進步;推進民族國小西側土地公辦都更,成為中彰雲嘉首件公辦都更成功招商案例;除「友忠好室」、「博愛安居」、「安寮好室」3處社會住宅,嘉義市配合中央再提供三處公有土地興建社宅,落實居住正義。

此外,打造低碳永續的健康家園,讓永續植基於生活。嘉義市最引以為傲的100%市區電動公車自2020年上線以來搭乘人次5倍成長,突破60萬;全市共146站的公共自行車Youbike,里里有站點,上線至今騎乘人次突破400萬,周轉率每車超過4轉,非六都第1名。嘉義市積極爭取交通平權,嘉義TPASS 399通勤月票明年1月啟用, 服務範圍擴及雲嘉嘉南,鼓勵民眾使用大眾運輸工具,減少碳排放。

除建構優質的大環境,市府團隊以人為本,透過軟硬體建設,從幼到老多元照顧每個人的身心靈的健康,並關注弱勢族群的福祉。將提供民眾優質且多元之運動及休憩環境。 2023年生育津貼大躍進,每位新生兒的生育津貼從1萬4,000元提高為2萬2,000元;領先全國,編列預算讓嘉義市國中生都可以免費接種HPV疫苗。啟動全國第一個「樂齡勇壯城」,帶領50歲以上勇壯族勇敢追夢、享受第3人生,更以全台首創「樂齡勇壯口腔保健選拔賽」,鼓勵銀髮族注意口腔保健,維持生活品質。增編7000多萬元經費,積極推動多元身障福利服務,促進社會參與。

軟體建設推陳出新,硬體建設也不間斷,嘉義市成功爭取東西區各一運動場館,西區全民運動館於今(2023)年11月開工動土,預計2025年下半年完工。創造公園城市生活,嘉義市首座寵物公園今年於東區的綠映水漾公園正式啟用,明年西區也將再增設一處寵物公園,提供毛親子同樂空間。繼文化公園IKEA快閃店,番仔溝公園內老屋新生,全新品牌概念店「Day Day」串連文創園區與番仔溝公園「雙園計畫」起點,帶動文化新絲路計畫啟航。

教育向來為黃敏惠市長所重視, 嘉義市也首創以縣市層級課程治理,發展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行動教育指引,全市國中小各校據以發展特色課程;市府也跨局處成立「嘉義市食農教育推動會」結合產官學力量共商嘉義市2023至2027年食農教育執行政策,今年起全市國中小學學校午餐採用幸福嘉義米,支持在地農業及國產優質米糧,減少碳足跡。

永續融入課程向下扎根,也延續至高中職及大專院校,並向上終身學習。 嘉義市連續4年舉辦「有事青年行動競賽」,鼓勵高中職或大專院校學生行動,3年來連結10項SDGs發展目標,成功扶植來自全國30所學校、73個青年團隊實踐投入,並與全台最大的線上學習平台「Hahow好學校」合作,讓民眾線上「在嘉學」,開創全嘉數位學習新世代。

黃敏惠市長表示,當永續扎根教育,永續的觀念也逐漸滲透至生活中的每個層面,就有帶動產業轉型的力量。阿里山林業奠定嘉義市「木都1.0」基礎,推動「舊屋力計畫」、「老屋卸妝計畫」十年有成,許多年輕人返鄉移嘉創業,重新打理老屋經營新形態的餐飲業、咖啡廳,創造「老屋經濟」,同時也持續發揮木屋固碳的價值; 嘉義舊監宿舍群則「以修代租」,建立「木都 2.0 工作聚落」,以地方創生助攻城市創新。市府並透過公告「具人文或歷史風貌之相關區域」,讓民眾得以申請經營民宿;同時以中正路(二通)為中心向外擴散,補助特色店家形象再造、培養在地青年導覽專業,為舊城創新生。女力市長挺女力,黃敏惠市長重視性別平等,建構「女力Chia 活力嘉」平台讓嘉義女性社會企業創業夢想具體實現。黃敏惠市長宣布,未來將由政府帶頭做,以整建維護、新舊融合為核心,鼓勵民眾建築使用新式木構造,放眼「木都3.0」。

嘉義市遵守財政紀律,妥善分配資源投入各項建設,因為公共債務為零,才能普發振興消費現金2000元, 黃敏惠市長表示,以目前財政蓄積的能量,定能為嘉義市的永續發展建設盡一份力量。市府透過節慶活動帶動地方永續發展商機,2020年結合天文盛事「日環食」展現教育力,嘉管31再創高峰,成為有史以來含金量最高的一屆;以城隍夜巡、白沙屯媽祖來嘉贊境等宗教盛事串聯食宿遊購行;購物節鼓勵民眾使用電子支付、數位消費,將永續觀念融入消費習慣。在精采活動攻助下,嘉義市旅宿業住宿人次連年突破紀錄,現已累積176萬2,285人次,諸羅山盃少棒賽、管樂節等亮點活動年末齊發,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黃敏惠市長說明,為達成國家2050淨零排放目標,市府已擬定「嘉義市淨零排放永續管理自治條例(草案),公部門將帶頭全面落實部門節電、綠色採購、持續推廣電動化或無碳化運具、加強宣導資源循環再利用,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旅宿業將停止供應一次性備品等。更在湖子內打造「綠能永續循環園區」,包括底渣再利用廠、飛灰穩定化物暫存場、資源回收細分類廠、廚餘再利用廠及灰渣掩埋場等五大工程,未來完工後可確保嘉義市垃圾自主處理能力,並創造綠金經濟。

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是小城市,能獲得的資源不多,但仍微笑面對許多困難與挑戰,她強調城市的永續發展不能單打獨鬥,需要大家一起來,呼籲每一位市民和企業,和市府團隊一同努力,奠基在歷年的成果上,透過跨域交流、城市加速、影響擴大三部曲,讓嘉義市淨零生活轉型,共同營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世世代代好徛起、大大小小攏佮意的幸福嘉義市。

今日記者會切合永續主旨,使用電子邀卡,現場道具也以嘉油鐵馬道修建過程汰換的木材拼出嘉義市地圖,所有的小植栽也都種在資源回收物容器中,市長黃敏惠領銜齊喊「新永續出發!」,展現嘉義市推動城市永續發展的決心。

【嘉義市政府合作】

加入 @setn 好友

【#直播中LIVE】陸軍官校黃埔建校百年慶 賴清德親臨主持閱兵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