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或跌倒不慎撞到頭,很多人以為未出血或外傷就沒事。醫師提醒,輕度腦創傷初期症狀不明顯,常被忽略,實際上不僅影響日常生活、工作職涯,甚至出現退化性神經病變的現象。
▲醫師指出,輕度腦創傷初期症狀不明顯,因此殺傷力常被忽略。(示意圖/中央社)
台灣是機車王國,每年有高達7成的腦創傷患者是因為機車事故引起,其中輕度腦創傷乍看「輕度」,殺傷力有多驚人往往被忽略,而跌倒也是常見撞到頭的原因。
輕度腦創傷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卻可能增加失智等提前發生的風險,台北醫學大學15年來全力投入研究,昨(2)日舉行「輕度腦創傷其實很傷!別忽視它帶來的影響」新書發表會。
回想2009年這一切研究的開端,台北醫學大學神經外科教授、台北神經醫學中心院長蔣永孝細說從頭,竟是因美國參與兩伊戰爭,不少退伍軍人出現頭痛、頭暈、注意力沒辦法集中、記憶力衰退、睡眠障礙及平衡等,原以為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可是比例過高,才進一步研究,可能是因戰場上爆炸的強烈震波,造成腦部傷害。
至於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為何找上台灣合作,則和台灣機車密度在世界數一數二有關。蔣永孝表示,剛開始研究時,還認為應該不會有什麼成果,但經過15年大大改觀。
▲台灣的機車密度在世界數一數二。圖為上班時段的台北橋擠滿機車騎士。(圖/中央社)
蔣永孝說,以前車禍患者送到急診室,只要生命跡象正常、影響檢查沒有腦出血,通常觀察一陣子就可以回家,研究發現,半數以上輕度腦創傷患者在事發後6週內,會有明顯症狀如頭痛、頭暈等,並有約15%到20%的人,過了1到2年仍持續有症狀。
蔣永孝指出,隨著時間推移,過了10、20年甚至更長時間,有些輕度腦創傷患者會陸續出現失智症、阿茲海默氏症或巴金森氏症等,但因缺少積極有效的藥物或治療方法,無能為力。
依疾病的發生率來看,蔣永孝提到,腦創傷的發生率超過中風和癌症,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碰到的健康威脅,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預防」,年輕人腦創傷的原因以交通事故為主,騎車一定要戴安全帽,小心騎乘並遵守交通規則,老人家腦創傷多是因為跌倒,建議做好居家防跌,例如注意居家照明、貼告示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