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倪譽瑋報導

▲美國的「鋸齒斷層」長期休眠,但被觀測到活動時,大多會有6.0以上的地震。(圖/翻攝自美國地質調查局官網)
日前美國愛達荷州(Idaho)有一條斷層被觀測到活動,在24小時內連續35震,規模雖小,但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過去的資料顯示,該斷層鮮少活動,但若有活動跡象,接續恐有「毀滅性地震」發生,因此被稱為「沉睡巨人」(sleeping giant),如今地震現象頻繁,也讓該州地震專家直呼擔憂。
綜合《每日郵報》等外媒報導,位在美國愛達荷州的鋸齒斷層(Sawtooth Fault),其斷層線有40英里(約64公里),斷層非常古老,卻在2010年才被明確發現。專家觀察過去的紀錄,鋸齒斷層長時間處於休眠狀態,但它一旦「甦醒」開始活動,後續引發的地震規模幾乎都不小。

▲2020年愛達荷州6.5大地震,導致當地湖邊發生大規模土壤液化。(圖/翻攝自美國地質調查局官網)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官網資訊,鋸齒斷層最近一次大活動,是在2020年愛達荷州的規模6.5大地震(該州最強地震為1983年規模6.9),多個州都有感受到震動;2020地震發生過後兩個月,地質調查人員發現當地知名景點史丹利湖(Stanley Lake)有大規模土壤液化,岸邊、樹木等都被淹沒,也有土石流等災情出現。
近期美國地質調查局在愛達荷州的小鎮「史丹利」(Stanley)觀察到,當地24小時內碰上35次左右的地震,夜間觀測到的規模從1.9到4.0不等,該州地震專家貝爾帝(Claudio Berti)告訴媒體,「很難理解這是怎麼回事」。
貝爾帝表示,絕大多數地震都是由板塊不斷運動引起,如今愛達荷州連續發生一系列地震,驚呼「異常」且令人擔憂。《每日郵報》補充,連續地震可能是某條斷層將出現大地震的前兆,史丹利便位於鋸齒斷層附近,科學家估計該斷層可能引發7.0或更大的地震,但「不能保證一定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