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醫師表示,近期急診及門診尿路結石的患者皆有明顯增加。(示意圖/翻攝自freepik)
夏天別憋尿。炎熱夏天來臨,有些民眾水份攝取不足或憋尿,可能會出現泌尿道結石等問題。泌尿科醫師表示,近期急診及門診尿路結石的患者皆有明顯增加,並呼籲水分流失及攝取不足,都是罹患尿路結石的危險因素。
根據北市衛生局衛教資訊,泌尿道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科疾病,特別是在40歲以上的男性中發生率較高。據台灣本土化的資料,目前泌尿道結石的盛行率將近10%。腎臟結石可能不會產生嚴重的疼痛,但容易引起反覆的血尿;而輸尿管結石則通常伴隨劇烈疼痛,隨著結石的排出,疼痛的位置可能會逐漸下降。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林嘉緯表示,常見尿路結石包含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等泌尿系統的結石,水分的流失及水分攝取不足等,都是罹患尿路結石的危險因素。民眾一般在健康檢查時,可以透過X光、超音波以及電腦斷層得知自己有無尿路結石,除了經檢查發現尿路結石外,若有腰痠腰痛、血尿、下泌尿道症狀(尿急、頻尿、排尿困難、尿滯留)等,都建議至泌尿科門診就診尋求專業檢查、建議及治療。

▲結石實際案例分享。(圖/林嘉緯醫師提供)
他說,根據指引建議,當腎臟結石大於1.5公分,造成疼痛、血尿,造成尿路阻塞或感染頻率便會持續增大或反覆發生,或者從事無法及時就醫(航空業、遠洋業等)行業的民眾,就會建議進一步治療,而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亦建議治療。
對於腎臟結石的治療,林嘉緯說除了常聽到的體外震波碎石以及傳統的經皮腎臟造廔碎石術之外,新型的軟式輸尿管鏡提供患者無額外傷口、更安全、恢復時間較短、疼痛感也較低的手術治療方式。他並提醒民眾夏天應適時補充水分,當有症狀時及早就醫,而有結石的患者則需要定期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