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中心/李宜樺報導

▲分析師郭明錤指出,CoWoP商業化挑戰極大,2028年量產恐過度樂觀。(圖/記者鄭孟晃攝影)
AI伺服器封裝技術正掀起新一波話題,現傳出輝達正在測試CoWoP的新技術,準備用以取代CoWoS,但蘋果天王級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直言,外界看好台積電次世代CoWoP技術能在2028年量產,恐怕過於樂觀。他在X平台(原推特)發文指出,這項技術即便擁有理論優勢,但商業化路線艱辛,挑戰恐比想像中大得多,AI供應鏈夢幻升級恐怕不是短期內能實現。
郭明錤以蘋果導入SLP(類載板)為例,從2013年開始投入研發,直到2017年iPhone X、8系列才量產,中間歷經材料商、設備商、製造商全產業鏈「四年磨一劍」。他警告,NVIDIA即便有強大技術力,也不一定能比當年蘋果更快突破;況且CoWoP面對萬倍系統功耗、半以下線寬線距、三倍層數與百倍面積等難題,比SLP難上加難。
另一大隱憂是台積電還有CoPoS技術同樣計畫2028後量產,兩者要在一年內同時導入,等於供應鏈要承擔雙倍未驗證風險。「從商業角度,CoPoS解決實際生產效率問題,優先度或將高於CoWoP。」郭明錤強調,除非未來幾年有突破性成果,否則市場對CoWoP量產時間表不應過度樂觀。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