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台灣生育率低,除了晚婚,台男精子品質也每況愈下。(示意圖/unsplash)
台灣男性生育力危機浮上檯面。台中茂盛醫院公布2023至2024年間男性捐精資料,結果顯示僅有19.4%精液樣本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評估標準,換言之,每10位男性中,超過8位的精子品質不及格,問題嚴重。
熬夜、菸酒、高溫環境都上榜 醫示警「年輕也會中槍」
茂盛醫院生殖實驗室主任黃俊嘉指出,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精子質量下滑的主因。其中最致命的就是熬夜,即便是20多歲的年輕男性,也會因長期晚睡導致生殖細胞受損。他並提醒,人體機能從25歲開始走下坡,生殖系統也不例外,男性最佳生育時期為30歲以前。
此外,吸菸者的精子常出現形態異常,例如雙頭精子。黃俊嘉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對維持生殖能力至關重要,越早開始改變越好。

▲為了確保精子健康,醫生提醒快戒菸。(示意圖/unsplash)
精子標準門檻高 WHO三項指標難達成
茂盛醫院生殖醫學科醫師李俊逸補充說明,根據WHO標準,精液需同時達成三項條件才能視為健康:每毫升精液中精蟲數量達1500萬隻以上、活動力須達40%以上、正常形態比例需超過4%。然而,根據院方統計,2023至2024年之間符合上述三標準的樣本僅有19.4%,顯示大多數男性精子品質不合格。
環境荷爾蒙、工作壓力、飲食習慣全是推手
李俊逸指出,精子品質下滑的原因非常多元,包含日常接觸的環境荷爾蒙、加工食品的攝取、長期處於高壓工作狀態,甚至有些職場環境溫度過高,都會影響睪丸製造精子的能力。他建議,男性若想提升生育能力,應調整生活習慣,至少連續三個月執行健康飲食、正常作息與規律運動,才可能見到改善成效,因精子生成週期約為90天。

▲過度運動傷身也傷精。(示意圖/unsplash)
運動過度也會殺精 長時間激烈訓練反傷身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運動都有助於生育。李俊逸提醒,雖然運動風氣盛行,但過度運動、特別是高強度與長時間訓練,如馬拉松、自行車、極限登山等,可能導致睪丸局部過熱或荷爾蒙波動,反而抑制精子的活性。他呼籲男性運動要適量,才能兼顧健康與生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