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三大法人昨日合計賣超17.2億元,外資同步賣超44.6億元。(示意圖/PIXABAY)台股昨(14)日受台積電走弱及外資賣壓影響,終場下跌131.92點、收在24,238.10點,成交量4,735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7.2億元,其中外資賣超44.6億元,投信賣超11.5億元,自營商則逆勢買超38.8億元。
外資買超前五名分別為鴻海(2317)、華通(2313)、台新金(2887)、華南金(2880)與友達(2409)。鴻海獲買超28,433張,股價小漲1元至199.5元,市場看好其第三季AI伺服器及電動車事業動能;華通獲買超26,753張,股價勁揚6.6元、漲幅9.28%,受惠於HDI與高速板接單暢旺,成為最大亮點;台新金買超25,457張,上漲0.25元至16.4元,金控族群穩健吸金;華南金買超23,150張,漲0.3元至28.05元,金融股成資金避風港;友達獲買超20,876張,漲0.2元至12.25元。
賣超前五名則為緯創(3231)、台玻(1802)、華邦電(2344)、和碩(4938)與台積電(2330)。緯創遭賣超15,564張,跌1元收116.5元,AI伺服器題材雖在,但短線股價整理;台玻被賣超14,863張,反而逆勢漲1.1元至30.95元,漲幅3.69%,反映PCB族群上漲利多;華邦電賣超11,293張,小跌0.1元至18元,受制於記憶體報價波動;和碩賣超11,022張,重挫6元收72元、跌幅7.69%;台積電遭賣超10,363張,股價下跌25元至1,175元,跌幅2.08%,拖累大盤逾百點。
台北股市呈現「開低震盪拉回整理」的格局,倫元投顧陳學進分析師認為,指數仍是穩穩地守在於10日線及月線之上,且成交量也適時縮減至5千億元之下,整體量價結構的配合仍是相當地漂亮,配合美聯準會9月降息預期升溫、以及內外資法人力挺偏多不變下,只要沒有出現「量價失序」的情況產生,則高檔震盪驚驚漲的格局仍可望延續。
法人指出,外資持續調節權值股與部分電子股,資金轉向金融與低基期傳產族群。短線上,若美國降息預期不變,台股仍有資金支撐,但權值股能否止穩將是關鍵。建議投資人可留意金融、高息與業績成長族群,並控制電子權值股比重,等待回檔整理後再行布局。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