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川普重要盟友柯克遭襲身亡 旅美教授曝美國驚天現況:恐陷報復循環

國際中心/劉宇鈞報導

翁履中坦言,令人比較擔心的是接下來是否會出現「報復循環」。(圖/翻攝自翁履中臉書)
翁履中坦言,令人比較擔心的是接下來是否會出現「報復循環」。(圖/翻攝自翁履中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重要盟友、保守派政治家查理·柯克(Charlie Kirk)10日於一場校園活動中遭槍擊身亡,引發美國政界高度動盪。旅美教授翁履中說,美國此刻因為極化政治,產生越來越多憤怒的對立者,這是悲痛代價;他直言,令人較擔心的是接下來是否會出現「報復循環」,當政治暴力一旦常態化,民主會逐漸失去作為。

翁履中今(11)日發文表示,美國的「憤怒」政治恐怕更加惡化,因為極化政治,讓越來越多憤怒的政治對立者,認為對手不是只存在於論辯場上的競爭者,而是應該要去傷害、甚至抹除的對象。

「這是極化政治的悲痛代價!」翁履中指出,當政治語言長期去人性化,暴力就不再是不可思議的例外,甚至變成少數人覺得「可以被理解」的手段。柯克的言論在很多人聽來或許具有高度爭議,但對支持者來說,也具有高度能量;喜歡或不喜歡他,都不該被轉換成對生命安全的威脅。真正成熟的民主,不是更恨對方,而是能帶著不滿找到非暴力的出口。

翁履中坦言,令人比較擔心的是接下來是否會出現「報復循環」,不論是社會對立,政治操作,媒體輿論,都要注意相互刺激的言論,可能造成的衝擊!這次不幸發生在校園,而校園本該是民主對話的前線,不該變成戰場。

翁履中認為,美國民主必須正視幾個明顯的問題:第一是「情緒擴大」:社群平台與碎片化資訊把憤怒當流量的燃料;第二是「安全查核」:鬆散的槍枝管制與活動安檢標準不一致,讓高風險場合更高風險;第三是「理性討論空間萎縮」:當演講被視為挑釁、抗議被視為仇恨,則任何一場活動都可能被誤讀為立場的宣示。

翁履中分析,美國的極化政治衍生出的悲劇,或許因為美國有槍枝而讓情況更加令人擔心,但是沒有武器並不代表極化政治在其他國家就不會帶來傷害! 尊重不同意見,包容,說好聽是尊重民主,但是更直白的說法,是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免於因為情緒失控而受傷。

翁履中強調,政治暴力一旦常態化,民主就會慢慢失去作為「不靠暴力解決分歧」這項最珍貴的能力。希望因為意見不同而衍生的悲劇,不會再次發生!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保護被害人隱私,避免二度傷害
拒絕家庭暴力,請撥打110、113
拒絕兒虐、防止老人受虐,請勇敢撥打110、113

#翁履中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