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士誼/台北報導
張育萌痛批,盧秀燕市府在廢除兒少代表一事上「敢做卻不敢承認,騙家長、騙孩子,現在甚至開始騙全國人民」。(圖/記者楊士誼攝影)台中市「青年議會」在盧市府任內遭改為兒少代表後,日前傳出中市社會局欲取消兒少代表出席兒權會與提案等權利,引發抗議,中市議員黃守達也發聲批評。台灣青年世代共好協會理事長張育萌批評,盧市府同天說「制度有兩種」,快下班時又承認「我們檢討改制度」,「敢做卻不敢承認,騙家長、騙孩子,現在甚至開始騙全國人民」。
張育萌表示,台中市以前讓孩子走進市府,給政策建議,「兒少代表」們也提出過很多建設性的建議。譬如有孩子觀察到高中同學課業和同儕壓力大,卻預約不到輔導老師,因此跟教育局一起討論建置線上的諮商輔導預約系統。而早在《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上路前,台中兒少代表就建議交通局,利用交通事故熱點數據,加強學生上下學時段車流分析,確保家長接送或課後班的交通安全。他直言,有時候孩子的建議比大人更有「先見之明」,因為那來自他們每天的真實生活。這不是為了「找市府麻煩」,而是實際困境下想出的解方。
張育萌指出,市府選完「兒少代表」後,竟然偷偷改名為「社區參與成員」,不再讓兒少代表來開會,也不讓他們提案。此事由媒體揭露後,黃守達也在議會提臨時動議,要求市府恢復兒少代表們原有的職權,並得到議場多數議員附議。而中市社會局長廖靜芝竟說,制度「本來就有兩種」,一種是「兒少代表」,另一種是「社區參與成員」。「我的老天爺啊,政務官竟然可以這樣胡言亂語?這完全是睜眼說瞎話」。
張育萌痛批,如果「本來就有兩種制度」,為何去年 2 月,市府公告「兒少代表遴選」,代表們選上、領到聘書,社會局今年卻偷偷改名,把「遴選計畫」改成「社區參與成員」?他認為,這就是典型的「偷改規定被抓包」,說了一個謊之後,就要用一萬個謊來圓。而23日傍晚盧市府又改口,稱「因為過去遴選方式太單一,所以重新檢討制度,由機關推薦不同族群的兒少」。不到 8 小時,盧市府說法前後打架。剛上班時說「制度有兩種」,快下班又承認「我們檢討改制度」。同一個盧市府卻朝三暮四,「答案很清楚——盧市府親手把孩子發聲的權利剝奪」。
張育萌也批評「敢做卻不敢承認,騙家長、騙孩子,現在甚至開始騙全國人民」。而上一次盧秀燕硬拗「有兩種」的,是財劃法公式,結果秒被財政部打臉;這一次,是「兒少制度」。手法如出一轍,且永遠不願意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