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曾宜婕/綜合報導
10月10日將公布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川普到底有沒有機會拿下他心心念念的獎項?截至今年為止,已經有7位國家領袖提名川普,而他也不斷地在公開場合表示,憑藉一己之力解決了世界7場戰爭,強調自己絕對有資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然而,多數專家認為川普離得獎還有很遙遠的距離,甚至直言川普「尚未有具體成果」,也有分析家指出川普今年雖無望得獎,但「明年仍相當有機會」。
川普曾多次公開聲明自己有資格獲諾貝爾和平獎(圖/美聯社/達志影像)專家:短暫的終止戰爭和從根本解決衝突是兩回事。
澳洲廣播公司ABC News在 8日的報導中訪問各方專家。首先,專家指出諾貝爾委員會希望獲獎者是持續的維持多邊和平,並非短暫的外交勝利。歷史學家澤努(Theo Zenou)直言,川普現階段的努力看起來並不會維持太久,「短暫的終止戰爭和從根本解決衝突是兩回事。」
奧斯陸和平研究中心(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Oslo, PRIO)桑德維克(Kristin Sandvik)也表示,川普在和平方面尚未有具體的成果,「我們還需要觀察川普哪些成就會持續下去,在幾年後又會留下哪些和平。他的確花了很多努力談論和平,但你要付諸實行,而不能只是嘗試。」
專家也認為,不尊重國際組織以及忽略氣候變遷也是讓川普難以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澤努指出:「歷任得獎主就像是一座橋樑,體現出國際間的合作以及和諧,這些字和川普完全沾不上邊。」
此外,川普不斷在公開場合直言獲獎願望也造成反效果,委員會不希望被視為屈服於政治壓力。現任諾貝爾委員會副主席托耶(Asle Toje)表示:「這些有影響力的政治活動負面影響遠大於正面。的確有些候選人會強力自我推薦,但我們並不樂見這種情形。」
CNN分析:今年不可能,但明年有機會。
CNN分析國際事務的專欄作家布雷特·麥格克(Brett H. McGurk)提出不同看法,他表示川普今年應該是無望得獎,但如果明年川普能夠成功調停俄烏戰爭或以哈衝突則有很大的希望能夠獲獎。麥格克指出,兩大戰爭的終止不只意味國家間的衝突結束,也有助於中東和歐洲間的連結和整合,分別削弱伊朗和俄羅斯的野心,也有望降低台海衝突。
歷任美國總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回顧歷史,總共有4位美國總統曾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殊榮。1906年,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調停了日俄戰爭。1919年,威爾遜(Woodrow Wilson)創立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以確保一戰後的和平。2002年,卡特(Jimmy Carter)為國際衝突進行和平談判,並推動人權和社會福利等議題。2009年,歐巴馬(Barack Obama)在國際外交的努力獲得肯定。
誰負責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秘密選出,委員會5位成員由挪威議會任命。這5位成員會共同討論提名候選人後再交由一組常任顧問和其他專家審核。接著委員會在這些選擇中取得共識,如果無法取得共識,則採多數決投票。被提名者可以是個人或組織,過往的諾貝爾獎得主或是委員會的成員也可能被提名。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將於10月10日公布,委員會尚未確定得獎名單,去年得獎者為「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是日本唯一的原爆「被爆者」全國組織,他們成立於1956年,致力於推廣原爆真相,主張廢除核武,防止核戰爆發。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