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妍方/綜合報導
長榮空服員抱病值勤,就醫後猝死的事件震驚全台。資深媒體人沈春華今(15)日於臉書發文哀悼,表示這樣的遺憾不該只是短暫的新聞,應該要成為社會的提醒與反省。更分享了自己的友人搭乘長榮航空的遭遇,提醒大眾這件憾事應成為我們重新思考「職場健康與尊重」的契機。
沈春華認為這樣的事不該只是短暫的新聞,應該要成為社會的提醒與反省。(圖/翻攝自沈春華臉書)沈春華今日在社群發文哀悼該名空服員,寫下標題「一位空服員的離去,給這個社會的提醒」,她指出這樣的遺憾,不該只是短暫的新聞,而應該要成為社會的提醒與反省。更難過表示「她正值青春年華,卻在人生最美麗綻放的時刻離開了,這樣的遺憾,值得我們集體反省。」
沈春華進而分享了自己友人搭乘長榮航空的經驗,在事情發生之後,友人正好要搭乘從米蘭返台的航班,但友人是一名需要輪椅協助的乘客,卻感嘆自己沒有感受到服務的溫度,甚至因為需要使用輪椅,遭受不耐的臉色。這樣的經驗也讓沈春華感嘆,空服員對她來說是一次次旅程的美好陪伴,更直言長榮長久以來被視為台灣航空業的驕傲,但在航線繁忙、業績成長的現在,服務的溫度是否在下降?
沈春華於臉書沉痛發文哀悼空服員。(圖/翻攝自 沈春華臉書)而比服務問題更重要的是「一條年輕生命的流逝」,沈春華直言「這不只是個別事件,而是對整個職場文化的警鐘」,她質疑「當員工感到身體不適時,是否有足夠的制度與人性支持?」、「當有人勇敢提出困難時,是否能被傾聽、被接住?」、「當同事之間出現摩擦、疲憊、甚至求助無門的時候,有沒有一個友善透明的管道,能讓人不必孤立無援?」
沈春華強調最重要的是「人」本身的同理心。(圖/翻攝自沈春華臉書)她表示「在每一個職場裡,制度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仍是『人』本身的同理心!」有時一句體諒的話、一個願意傾聽的態度,就能改變一個人當下的命運。而有時候我們選擇冷漠或視而不見時,無意間就可能讓某位同仁墜入痛苦的深淵。她說這並非對於特定公司或個人的批判,而是一個社會的提醒,每一個人都值得被善待、被尊重。最後也難過表示:「期盼有一天,沒有任何人需要以犧牲,去喚醒社會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