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水手指起皺紋?不是吸水膨脹!醫揭背後真相:人體啟動「防滑模式」
實習編輯藍子瑄/台北報導
▲泡水手指起皺不只是皮膚吸水,而是神經系統啟動的「防滑模式」。(示意圖/三立新聞網)
請繼續往下閱讀….
游泳、泡澡、洗碗時,手指久浸水後常會出現皺紋,許多人以為這只是皮膚單純的吸水膨脹,但兒科醫師傑登在臉書粉專「傑足先登 傑登醫師」分享,這其實是交感神經活化導致血管收縮,讓真皮層體積縮小形成皺褶。若交感神經受損,皮膚就不會起皺,證明這是神經系統主動調控,而非單純物理現象。
曼徹斯特城市大學神經學家戴維斯(Nick Davis)就曾指出,皮膚皺紋是因為汗管開啟,讓水分進入引發鹽分失衡,刺激神經纖維收縮血管,進而扭曲皮膚形成皺紋。這種皺紋不只是表皮膨脹,而是上下層皮膚協調作用的結果。
研究顯示,起皺的手指在抓握濕潤物品時,比沒有皺紋的手指更靈活、更省力,就像腳趾皺紋猶如天然防滑鞋底,增加摩擦力,幫助在濕滑環境行走穩定,是真正的人類進化防滑機制。
戴維斯強調,這種「防滑模式」可讓我們在水中或潮濕環境中更輕鬆抓握物品,減少手部疲勞。下次泡澡或洗碗看到手指起皺,不妨想像身體啟動了這項獨特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