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驚見「腫瘤松鼠」全身鼓包!竟蠅蛆寄生 專家示警:狗貓也可能中招

實習編輯藍子瑄/綜合報導

若發現松鼠身上出現異常腫塊,別誤以為只是肥胖或體質問題,那些腫塊多半與蠅蛆(botfly)寄生有關。(示意圖/PIXABAY)

美國維吉尼亞州(Virginia)野生動物救援機構伊芙琳野生動物救援中心(Evelyn's Wildlife Refuge)近日發出警訊,提醒民眾若發現松鼠身上出現異常腫塊,應保持警覺並保持距離,別誤以為只是肥胖或體質問題,那些腫塊多半與蠅蛆(botfly)寄生有關。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UNILAD》報導,蠅蛆屬於蠅科的一類寄生性蒼蠅。它們的卵會附著在松鼠或其他哺乳動物身上,孵化後幼蟲便會鑽入皮膚,在宿主體內發育,最後再從皮下爬出,落地埋入土壤並轉化為成蟲。救援中心指出,除了松鼠之外,狗、貓、浣熊、兔子、花栗鼠等動物也可能遭殃。

這些由蠅蛆造成的腫塊,與另一種疾病 「松鼠痘」(squirrel pox) 不同。松鼠痘腫塊較小,且會自然消退,主要透過餵食器在聚集地傳播。相較之下,蠅蛆造成的腫塊不僅大,還可能從皮毛中鼓起凸出,看起來相當驚悚。

伊芙琳救援中心嚴正呼籲,千萬不要自行嘗試移除蠅蛆。由於蠅蛆體內具有特殊構造,若處理不當,蟲體可能反向鑽得更深,甚至導致宿主過敏性休克或死亡。即便寄生蟲已死亡,也應交由野生動物復健師或獸醫專業清理,以避免二次傷害。

這項警示繼美國「長觸手科學怪人兔」寄生蟲事件引發熱議後,再度提醒大眾提高警覺。伊芙琳中心強調,將持續透過臉書分享科普知識與比對圖片,呼籲民眾一旦發現可疑動物,應立即通報專業機構,切勿自行干預,以免好心幫忙反成致命關鍵。

美國 腫塊 蠅蛆 松鼠 寄生蟲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