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糖尿病變洗腎!譚敦慈推「吃1神菜」護腎控血糖

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洋蔥具備抗氧化功能,腎臟科醫師建議可一天半顆。(圖/資料照)

近日有「無毒教母」之稱的譚敦慈在健康節目中分享,台灣多數洗腎病人,主要是因糖尿病腎病變,食用洋蔥能護腎、達到預防效果,但若腎臟已經出問題,建議不應多吃。腎臟科醫師洪永祥也曾列出,應避免食用洋蔥的對象,如腎功能末期者且有高血磷血鉀,胃潰瘍、胃發炎腸胃功能不佳者等。

請繼續往下閱讀….

洋蔥有什麼好處?譚敦慈解答

譚敦慈說明,保護腎臟的方法很多,例如可多食用含槲皮素與硫化物的洋蔥,這些都是抗氧化成分,還能輔助控制血糖。但她也強調,台灣洗腎病人多,主因多為糖尿病腎病變,洋蔥雖可減少血糖,但還是要依照療程服藥,只吃洋蔥並不能治好,「這些食物只是幫你控制血糖的。」

洋蔥護腎功能 多位專家認證

另外,先前營養師高敏敏也曾分享,洋蔥內除了具備抗氧化功能,可減緩過敏反應、癌細胞生長,以及抗發炎外,其內含膳食纖維也有助於排便、促進腸道健康。洪永祥也曾發文說明,洋蔥其實藏著強大的「護腎密碼」建議沒有腎衰竭的健康人可多吃。

洋蔥怎麼吃?有什麼禁忌?

至於食用洋蔥的方式,洪永祥說明,生吃洋蔥可保留更多槲皮素與硫化物,營養價值最高,但刺激性高、能承受者不多,若無法適應建議還是「熟吃」較溫和,雖不如生吃,但營養價值還是有的。份量方面,建議每日可攝取四分之一顆,或半顆中型洋蔥,能做成涼拌洋蔥絲、洋蔥湯、炒洋蔥等,搭配綠花椰、黑蒜、橄欖油等抗氧化食物效果更佳。

除了身體健康的人可多吃洋蔥,高血壓、高血糖、代謝症候群、CKD(慢性腎臟病)第一到四期者也行。不過,洪永祥特別提醒,腎功能末期者且有高血磷血鉀,尤其是需要限鉀、限磷的腎友,正在出血或服用抗凝血劑者,胃潰瘍、胃發炎腸胃功能不佳者,急性發炎期、孕婦與哺乳期,建議避免吃洋蔥。

洋蔥 腎臟 血糖 譚敦慈 洪永祥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