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糾紛頻傳!改名「優先席」統一圖示 年底前全面更換
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過去大眾運輸上的「博愛座」,時常上演長者逼迫年輕人讓位,甚至爆發口角與肢體衝突,引發社會爭議。交通部今(9)日宣布,自今年8月《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正後,博愛座正式改名「優先席」,使用對象也從「老弱婦孺」擴大為「其他有需要者」,並將於年底前全面更換統一圖示。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交通部表示,過去各運輸業者設計的博愛座圖樣五花八門,有的強調老人、有的放大孕婦,容易造成「只有特定族群能使用」的誤解。此次由台灣設計研究院協助設計新圖示,採國際ISO及日本JIS標準,除了孕婦、老人、孩童、身障者,還新增代表「隱形需求者」的符號,凸顯任何身體不適或臨時有需要的乘客都能使用。
新制要求各大眾運輸業者必須在12月31日前完成更換,若未依規定、期限改善,可依《身障權益保障法》第99條開罰1萬元至5萬元,並得連續處罰。交通部同時設計「我有需要」貼紙,供有需求的民眾索取或自行列印張貼,避免外觀難以辨識時引發爭議。
交通部強調,優先席並非「限定座」,而是強調禮儀與體貼,只要有需要都能使用,並呼籲社會大眾建立新觀念,減少因誤會導致的衝突。後續也將透過運輸業者的動態看板、海報與宣導影片,加強宣導「優先席原意」,希望藉此降低不必要的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