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OpenAI結盟AMD 超微新目標價出爐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AMD與OpenAI於台灣時間10月6日宣布結盟,建立多年度AI算力合作,為AI伺服器供應鏈再掀震盪。根據兆豐投顧最新報告,這項協議不僅將在五年內為AMD帶來高達900億至1,200億美元的新增營收,更使其市值一日暴增超過630億美元。兆豐將AMD投資評等自「區間操作」上調至「買進」,目標價自196美元調升至296美元,潛在漲幅達45%。
AMD將自OpenAI下一代AI基礎架構開始供應GPU,首批1GW算力將於2026年下半年以MI450啟用,總計將建立6GW的AI運算能力。AMD執行長蘇姿豐(Lisa Su)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該交易「將在未來五年為公司帶來數百億美元的新收入」,並成為AMD歷史上最大規模的AI合作案。
認股權證成為「金融武器」
作為合作的一部分,AMD向OpenAI發行最多1.6億股普通股認股權證,約佔公司股本10%,行使價格僅每股1美分。這些權證將分階段歸屬,首批將於首個1GW部署時生效,後續隨OpenAI採購規模擴大至6GW陸續歸屬,並與AMD股價與OpenAI部署進度掛鉤。報導指出,其中一批權證的行權條件要求AMD股價達600美元。消息公布後,AMD(NASDAQ: AMD)股價大漲23%,市值從2672億美元飆升至3305億美元。
兆豐分析,雖然這筆交易意味著AMD將稀釋約10%的股本,但OpenAI要取得全部權證,必須先投入約900至1,200億美元的GPU採購成本,同時協助AMD達成股價與技術門檻。換言之,AMD「以10%的股權換來三倍市值提升」,是極具吸引力的金融工程。
貢獻營收175–200億美元
兆豐以Nvidia先前與OpenAI合作的定價作為對比,推估OpenAI在每GW算力上需支出約500–600億美元,其中GPU及相關硬體約佔60–70%。依此推算,Nvidia每GW營收約為350–400億美元,而AMD的GPU定價約為其一半,因此每GW貢獻AMD營收175–200億美元,六GW合計約900–1,200億美元。若以五年平均分攤計算,AMD自2026年起每年將增加約180億美元營收,帶動2026年營收預估自424億上修至604億美元,non-GAAP EPS由5.93美元上修至8.46美元,年增率將自27%躍升至101%。
GPU老二 信任度提升
兆豐分析指出,該合作有助於AMD在AI運算市場快速鞏固「GPU老二」地位,並提升企業與雲端客戶對其產品的信任度。報告強調:「這場交易的真正意義在於,AMD不僅獲得了長期採購承諾,更贏得了市場信心與估值重估。」在OpenAI與Nvidia持股交錯的競合格局中,AMD選擇以股權交換與合作綁定策略切入AI算力市場,成為AI軍備競賽中的新變數。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