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22年也買不起!小資女月薪3萬花4300想買房 專家一房價表戳殘酷真相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一名網友在Dcard分享自己的「極限存錢術」,月薪3萬元、每月僅花4300元生活,只為實現買房夢。但近期物價上漲、連便當都貴10元,讓她直呼壓力山大。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這樣的收入水準若想在台北買房,即使熬22年存到現在的頭期款,屆時房價恐怕又飆漲一輪,恐怕還是買不起。
依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今年第一季六都平均購屋總價分別為台北市2389.9萬元、新北市1503.3萬元、桃園市1226萬元、台中市1330.3萬元、台南市1154.3萬元、高雄市1142.6萬元。若以自備兩成、利率2.5%、貸款30年試算,自備款需228至478萬元不等,每月房貸還款也要9,000至1.8萬元。
薪資追不上房價 存22年恐怕也買不起
莊思敏指出,月薪3萬元即便能每月存下1.8萬元,在六都買房仍需漫長歲月。以現行房價估算,台北市約需22年、新北14年、台中12年,桃園、台南與高雄也要至少11年才能湊齊自備款。
她提醒,台灣房價長期「大漲小回」,若以過去趨勢推估,十多年後的價格可能更高,屆時即使持續儲蓄,也難追上房價漲幅。
莊思敏補充,若考量薪資成長有限、物價持續上揚,小資族的「存錢買房夢」恐更遙不可及。即便成功攢到頭期款,若景氣變化或利率上升,房貸負擔也可能雪上加霜。
低總價起步 購屋應先求有、再求好
莊思敏建議,小資族若沒爸媽幫忙也不必完全放棄購屋夢,可先將目標轉往外圍縣市或非熱門地段,以「先求有、再求好」為原則。挑選坪數較小、屋齡略高的物件,有助減輕頭期與貸款壓力,待日後收入穩定再規劃換屋。
她也提醒,若短期內難以達到購屋條件,可先從投資理財著手,利用ETF或基金建立資產累積,逐步提高自備款能力。最重要的是,理財規畫應兼顧生活品質,避免因過度節流影響身心健康,才能在長期規劃中真正達成「上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