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鹽還不夠!研究揭「1飲品」超穩血壓 幾乎治百病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一項研究指出,水分充足是控制血壓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圖/Pixabay)

高血壓是沉默的殺手,是腦中風、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危險因子。營養師薛曉晶表示,一項研究指出,高血壓患者普遍鈉攝取過高、鉀攝取不足,水分攝取量也明顯偏低,導致血壓控制困難,因此,高血壓患者每次喝足2000~2500cc水,並以白開水為主。

請繼續往下閱讀….

薛曉晶在其 臉書表示,水不只解渴,更是穩固血壓的關鍵。當身體缺水,血液變濃稠,心臟需要更用力工作,血壓當然飆升,相反地,攝取足夠的水分,能夠幫助腎臟排出鈉,讓血壓保持在健康區間。

薛曉晶表示,研究指出,水分攝取不足與高血壓控制密切相關。2021年發表於《The 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的一篇研究顯示,中國高血壓患者普遍鈉攝取過高、鉀攝取不足,水分攝取量明顯偏低,導致血壓控制困難。研究者建議,高血壓患者每天應分次喝足2000~2500c.c的水,並以白開水為主,可在桌上放一瓶水,或在手機設定提醒等方式幫助達標。

國健署在 網站表示,高血壓是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所有人都應了解自己的血壓值。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如果血壓低於120/80 mmHg,可維持每年至少量1次血壓的習慣。

高血壓 水分 薛曉晶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