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超商!醫大推「1處食物」最適合減重:便宜又健康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減重是現代熱門議題,但常遇瓶頸。醫師魏士航表示,常有人感嘆,已經不知要吃什麼了。這類人每餐多是水煮餐、雞胸肉、燙青菜,短期確實有效,但易出現「對食物的厭倦」,減重也開始停滯。他建議,減重者除了可在家自煮,藉由不同調味讓相同食材變出不同變化外,也可在「中式自助餐」以多吃菜少吃飯的方式,擴充「飲食資料庫」,也許不一定最快看到成果,但卻最能讓成果維持得久。
專長減重的醫師魏士航在其 臉書表示,許多減重者常感嘆,不知要吃什麼了,這句話藏著一種「太認真」的無力感。這類個案往往是最努力、最在乎成果的一群,他們細心記錄飲食、小心規劃每一餐。他們會選擇最標準、最安全的組合:水煮餐、雞胸肉、燙青菜。短期內確實有效,但一陣子之後就開始出現「對食物的厭倦。」
魏士航表示,當人反覆吃同樣的食物,食慾與愉悅感會下降,大腦對那味道的反應也變弱。這是身體在提醒人,該換點不同的營養來源,以幫助人類尋求食物多樣性,避免營養失衡,讓飲食模式更穩定也更長久。此時,他會建議,減重者去不同場景中,找到屬於你的健康選項。
1. 在家自煮:可以嘗試不同的調味與香料,例如檸檬、香草、味噌或少量橄欖油,讓相同的食材變出不同風味,或是搭配不同顏色的蔬菜組合,讓人重新找回對食物的興趣。
2. 在超商挑無糖豆漿、茶葉蛋、沙拉盒,或再加一點堅果,讓飽足感更穩定。
3. 中式自助餐:選三菜一肉、飯減半、深綠蔬菜多一點。
4. 日式餐廳:丼飯的飯量通常偏多,不妨改成生魚片或烤魚套餐,主食減量一半,記得多補蔬菜。
5. 韓式餐廳:豆腐鍋是相對友善的選擇,蛋白質充足、湯頭清爽,可多吃鍋中或是小菜的蔬菜。
6. 輕食店:以沙拉碗取代三明治、潛艇堡。
7. 火鍋店:選原型食材、清湯為底,蔬菜佔一半、蛋白質足量,飯麵減量即可。
魏士航表示,減重的關鍵不是照著固定菜單吃一輩子,而是找到能自在又健康吃的平衡點,民眾可逐漸擴充自己的「飲食資料庫」,這樣的過程也許不一定最快看到成果,但卻最能維持最久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