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消失不是詐騙!8旬母1原因一年內花850萬 兒發現背後真相震驚
財經中心/王文承報導
兒女忙於工作與家庭照顧,許多高齡父母的金錢管理問題逐漸浮現。除了容易遺失存摺、提款卡,甚至遭詐騙外,也有人因認知功能下降、記憶力衰退而出現無「不記得是否有提款」或「支出的用途」,引發家庭爭吵。日本東京一名52歲上班族岡本健一(化名)就親身經歷這種情況,他發現87歲母親良子(化名)過去一年內提款紀錄高達850萬日圓(約174萬元新台幣),雖確認非詐騙,但母親對這些款項卻完全不記得,顯示記憶力已出現衰退。
8旬母1原因一年花850萬 兒發現真相震驚 根據《THE GOLD ONLINE》報導,健一去年底回老家時,母親將存摺交給他,希望協助補登。他原以為母親的退休金每月約8萬日圓(約1.63萬元新台幣),且房子自有,無需付房租水電,存款應仍充足。沒想到補登後才發現過去一年內,母親多次提領存款,且每筆都清楚列於明細,包括ATM提款、金融卡提款與櫃台提款,甚至每月數十萬日圓被提領,但母親對用途卻完全模糊,回答「不太記得了」。
健一初時擔心母親遭詐騙或盜用,但仔細調查後發現,這些提領全屬合法,母親也多為獨自提款。他回想母親近期健忘增加,例如重複購買食物、搞錯日間照護預約,因此認為金錢管理問題與認知功能下降有關。健一強調,母親一向節儉,從不大手大腳,餘額減少至此,家人竟未察覺。
報導指出,高齡者「金錢消耗過快」不等於浪費,而可能是認知能力下降導致金錢感知遲鈍。失智症前期,也就是輕度認知障礙(MCI)階段,就可能出現管理財務的困難,包括重複購買同樣物品、忘記是否付款、或受推銷誘惑購物等行為。
健一與親戚商量後,決定透過日本「成年後見制度」協助母親管理財產。該制度由家庭法院指派後見人,協助或代為處理財產與契約事宜,2022年度申請件數已達約25萬件。健一表示,如果沒有人發現,母親的退休金可能會完全耗盡,也讓他深刻體會到「看看存摺」的重要性。
專家建議,隨著高齡者越來越依賴儲蓄生活,定期檢視父母的金錢管理,是進入照護前的重要課題。無論是返鄉探親,或幫父母更新存摺,只要稍作確認,就能成為守護家庭安全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