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雷虎科技總經理蘇聖傑(右)曾擔任國票創投的監察人;左為董事長陳冠如。(圖/報系資料)
「耐斯陳氏兄弟對於自身的人事、獎金的安排興趣,遠遠高過於國票金控公司的經營發展。」一名金融人士告訴CTWANT,「自18年前寶華銀行遭政府接管後,陳冠舟接任國票金控副總經理,陳冠如出任國票創投董事長,耐斯集團安排多位親信人員進入國票金控體系擔任要職,還有轉投資雷虎科技,可謂不遺餘力。」
今年53歲的陳冠如,自2005年起擔任國票創投董事長,獲利平平,2020及2021兩年賺比較多,2022年卻大賠5.04億元,本業淨值為負,形同破產,隔年才遭撤換,兩年前國票金改選後,以國票金控法人代表身份出任國票證券副董事長。
CTWANT調查,陳冠如不僅大大伸手金控旗下子公司干預人事,對於媒體報導他在擔任國票創投董座虧損問責而被撤換之人事案,感到委屈,還要求國票金控(2889)在今年6月發布重訊說明,欲證明他的經營績效良好。
重訊內容為「國票金控所屬國票創投子公司,依2022年經簽證會計師查核財報,資本額17.5億元,股東權益總值為12.48億元,並無淨值負數之情形」。
然經CTWANT調查,以國票創投當時資本額17.5億元與會計師簽證下來的股東權益12.48億元數字對照,恰恰說明創投當時大虧超過5億元。
且依國票金111年報揭露,「國票創投投資產業以半導體、電機機械與傳產類股之比重較高,111年底有價證券投資金額為12億306萬元,受全球資本市場大幅波動影響,台股相應走弱,國票創投全年度稅後淨損5億456萬元」。
CTWANT調查,進一步觀察雷虎高階主管出任脈絡,也可見耐斯陳家安插人事痕跡。
陳冠如擔任國票創投董座18年期間,以個人名義投資雷虎科技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其間主導將醫療器材部門獨立為雷虎生技公司,並由國票創投以每股28.75元買入雷虎生技1000張,之後持續加碼至1435張,從雷虎生技的公開資料顯示,國票創投持有雷虎生技之股份達5.97%。
國票創投因此成為雷虎生技,僅次於雷虎科技的最大股東,這項頗具爭議性的關係人交易投資案,掛帳十餘年,帳上虧損鉅幅;另依今年6月雷虎生技辦理現金增資案每股價格15元,國票創投帳上評價形同腰斬,此一燙手山芋,迄今無人敢提出檢討。

▲耐斯陳冠如目前同時擔任雷虎科技、雷虎生技董事長。(圖/翻攝自googlemap螢幕)
此外,雷虎科技2015年陷財務危機,陳冠如接任董座,三年後再接雷虎生技董座,愛之味子公司第一生化科技也參與雷虎科技私募案。國票金最新年報揭露,陳冠如目前兼任雷虎科技、雷虎生技等董事長,陳冠舟亦兼任雷虎科技董事。
「在國票金投資雷虎生技的關係人交易之後,搖身一變,陳冠如擔任雷虎科技(8033)董事長,而雷虎現任總經理蘇聖傑,則曾擔任國票創投的監察人」一名金融界人士說。
熟悉公司法人士指出,「依公司法第178及第206條,陳冠如當時身為國票創投董座,又投資其擔任董事的雷虎科技子公司雷虎生技,兩家公司董事會決議時,不得加入表決,且須說明自身利害關係,若無利益迴避,董事會決議程序有瑕疵,決議都將視為『自始當然無效』。」
此外,國票證券的獨立董事吳瑋恩,亦為現任雷虎生技的獨立董事,「近期他是國票證券重大訊息的常客,為耐斯集團在國票證券董事會搏命演出。」熟稔內情人士說,「投資人可能會錯覺,還以為雷虎生技是國票金控的關係企業。」
一名金融界高層觀察說,「陳冠如在董事會大鬧,杯葛議事,涉嫌霸凌經理人;哥哥陳冠舟則是疲勞轟炸經理人」「有道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耐斯兄弟合作無間」。
據了解,擔任國票金控總經理的陳冠舟,曾要求金控經理人不斷發出公函,跳過金控董事長、子公司董事會,連發十二道金牌直接指揮子公司,「哥哥這樣做,是不是就是配合弟弟陳冠如的需索?讓人質疑其專業度。」
這名人士更是感嘆地說,「這樣看來,可說是兄弟齊心,其力斷金,卻斷送了國票金控的長遠發展,看在公股董事及經理團隊的眼裡,也只能搖頭興嘆。」
CTWANT採訪國票金控,對此回應說,「國票金控總經理均依公司法、本公司董事會及公司規程所賦予之總經理權責,盡責各項管理義務」;轉投資雷虎虧損案,則回應說「該案均已於公司內部各相關會議進行討論及提出檢討報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