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馬來西亞富貴集團南馬區獨創生命經理師制度,吸引大批年輕人加入殯葬業。(圖/富貴集團提供)馬來西亞南部,殯葬業正展開一場不同以往的革新。富貴集團南馬區每年都會舉辦大規模培訓,參與的學員並非一般新進人員,而是必須在半年內創下至少30萬馬幣(約新台幣210萬元)業績才能入選的菁英。這群人的身份,是馬來西亞殯葬龍頭富貴集團南馬區首創的「生命經理師」,在傳統殯葬產業之外,開闢出一片全新的服務藍海。
打破禁忌 「生命經理師」成新世代舞台
南馬區營運長王家文表示,生命經理師的核心理念,是協助客戶「善生善終」,透過規劃生前契約,讓更多人能自己掌握身後事,減少家人未來的負擔,同時賦予生命最後階段新的價值。王家文接受採訪時表示,由於土地需求量大,地價不斷上漲,陰宅跟陽宅一樣,都會受到價格波動影響,殯葬業的發展空間依然存在,現代化的殯葬思維,也能打破東南亞華人社會談生論死的禁忌。
這項制度參考保險業的發展模式,引入具吸引力的業績抽成,為殯葬業注入新的活力,吸引許多年輕世代投入。培訓課程橫跨宗教民俗、心理學、藝術治療等多元領域,讓生命經理師不再只是「銷售」角色,而是能陪伴客戶面對生命課題的專業顧問。
年輕世代投入 棺材佬成破億業績經理師
大馬富貴集團南馬區生命經理師培訓課程,學生活潑大談生死,翻轉殯葬業嚴肅印象。(圖/富貴集團提供)現年30歲的李釗尉,就是這股轉型浪潮的縮影。他19歲投身殯葬業,初期常遭周遭人嘲笑「棺材佬」,但憑藉11年的堅持與口碑,如今帶領團隊奪下南馬區冠軍,一年創造逾上億馬幣(相當於新台幣七億元)業績。他說:「人終將走到生命的終點,這就是我們的價值所在。從被看不起到受到尊重,我也更堅信自己工作的意義。」
李釗尉的故事,也折射出這個產業的改變。殯葬業逐漸擺脫傳統陰沉印象,轉型為結合專業與關懷的新興服務業,成為年輕人可以發揮長才、找到成就感的舞台。
戰地見聞 連結生命價值
三立新聞網資深記者彭光偉受邀分享戰地採訪經驗。(圖/富貴集團提供)此次課程還跨海邀請三立新聞資深記者彭光偉,分享多年來在戰地採訪的生死見聞。他回憶在阿富汗時,曾被當地長者質問:「你們記者報導之後,並沒有帶來任何改變,那你們還來做什麼?」這段對話成為他職涯中最深刻的反思。他說:「如果只是報導,卻無法改變現實,那麼新聞的價值是什麼?生命經理師也是一樣,如果只停留在賣產品,而不能為客戶生命帶來後續轉變,它的價值就會停留在表面。」
透過跨領域的交流,生命經理師被賦予更多使命,不僅是推廣生前契約,更是協助人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殯葬產業轉型 新藍海持續擴大
富貴集團強調,「一站式服務」是未來殯葬業的核心優勢。從生前規劃到身後安排,生命經理師全程陪伴,讓客戶的選擇更透明、更有保障。這種現代化的殯葬模式,不僅順應市場需求,也符合當地社會價值觀的轉變。
隨著房價、地價持續上升,陰宅需求帶動產業行情;而禁忌逐漸被打破,也讓殯葬業不再是避談的領域。對許多投入其中的年輕人而言,這份工作不僅是職業,更是一種能幫助他人、創造生命價值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