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為何川普貿易協議都有「波音採購」?專家曝5原因

圖、文/CTWANT

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幾乎都會隨之宣布大筆波音飛機的訂單。(圖/達志/美聯社)

▲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幾乎都會隨之宣布大筆波音飛機的訂單。(圖/達志/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國際貿易領域打破傳統慣例,不僅挑戰既有的自由貿易協定,更傾向與各國簽訂細節不多、象徵意義濃厚的雙邊框架協議。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航天航空器製造商波音(The Boeing Company)客機的大量採購。

據《CNBC》報導,自川普在4月宣布關稅措施以來,1個交易模式逐漸浮現: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幾乎都會隨之宣布大筆波音飛機的訂單。

例如,南韓總統李在明訪問華府期間,大韓航空宣布購買103架波音飛機,總值362億美元,並與奇異航太(GE Aerospace)簽下137億美元的協議,這被視為該航空史上最大規模的交易。

日本也在美日貿易協議中下單100架波音飛機,不過未公開金額。甚至馬來西亞、印尼與柬埔寨等較小型的經濟體,也將波音採購納入與美國的貿易框架之中。

今年5月,英國也在與美國簽署的貿易協議中訂購價值100億美元的波音飛機。幾天後,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的母公司「國際航空集團」(IAG)更宣布再購入32架波音飛機,總額127億美元。

對此,專家指出,波音採購成為談判籌碼的原因之一在於「政治效應」。航空顧問公司「MIDAS Aviation」創辦人格蘭特(John Grant)分析,飛機訂單具備極高的公開能見度,符合川普一貫追求「曝光度」的風格。飛機不僅價格高昂,還能作為貿易合作的鮮明象徵。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總裁卡特勒(Wendy Cutler)則補充,這些高額訂單能讓各國展現縮減對美貿易順差的誠意,而這正是川普動用緊急權限徵收關稅時所提出的理由。

飛機訂單還有額外優勢。與鋼鐵、農產品不同,波音客機的進口幾乎不會引發美國貿易夥伴國內產業的不滿,不會面臨太大的政治阻力。例如日本長期保護稻米產業,而南韓則是美國第4大鋼鐵出口國。

專家指出,波音採購成為川普談判籌碼的原因在於「政治阻力」較小,不會引起當地企業的反彈。(資料照)
專家指出,波音採購成為川普談判籌碼的原因在於「政治阻力」較小,不會引起當地企業的反彈。(資料照)

此外,飛機交付往往需要多年時間。根據市場研究公司「Forecast International」,波音的訂單積壓期長達11.5年,空中巴士(Airbus)也有約10.6年的交付期。這意味著各國航空公司在宣布採購時,並不會立刻承受沉重的財務壓力。

不過,這並非單純的政治表演。隨著全球觀光產業回溫,各國的航空公司確實需要更多新型飛機。瑞士隆奧銀行(Lombard Odier)資深宏觀策略師Homin Lee便指出,美製客機正是這種貿易協議中最合適的項目。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的預測,全球航空公司淨利潤將從2024年的324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360億美元,利潤率將上升至3.7%,總營收預計達979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除了經濟層面外,波音還承載著美國的象徵意義。卡特勒強調,波音是1家具代表性的美國企業,而在全球飛機製造業幾乎由波音與空巴2大巨頭壟斷的格局下,各國的選擇其實有限。

儘管波音近年來屢屢爆出安全爭議,例如2024年阿拉斯加航空(Alaska Airlines)客機艙門面板脫落事件、吹哨人的指控以及品質問題,但專家認為波音已在製程上做出改進。《路透社》8月的報導指出,多家航空公司高層已對波音的生產品質恢復信心。

截至目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Office of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尚未回覆《CNBC》的置評請求。

延伸閱讀

CTWANT
#川普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