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此人「只打了一場勝仗」為何就被後世評為名將?只因對手太強大

大陸中心/唐家興報導

趙奢獨排眾議,主動請戰,一戰封新。(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趙奢獨排眾議,主動請戰,一戰封新。(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在中國戰爭史上,能以一場戰役奠定傳奇地位的將領屈指可數,而戰國名將趙奢正是其中之一。他畢生只親自指揮過一次大規模戰爭,卻因這場震驚天下的閼與之戰,徹底改寫秦趙之間的軍事格局,成為後世傳頌不已的兵家典範。

秦軍來襲 閼與城危在旦夕

西元前270年,秦昭襄王派名將胡陽率十萬大軍,直逼趙國西部重鎮-閼與城。這座依山而建的險要城池是趙國的重要屏障,一旦失守,趙國腹地將完全暴露。戰報傳回邯鄲,趙惠文王立刻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老將廉頗憂心忡忡,認為山路崎嶇難行,若貿然出兵必陷險境,主張放棄閼與。朝中多數大臣也表示贊同,情勢一度陷入僵局。

文官趙奢臨危受命

就在群臣無計可施之際,當時仍是田部吏的趙奢獨排眾議,表示閼與地勢險狹,猶如兩鼠鬥於穴中,只要將士勇敢就可獲勝,後世稱之「狹路相逢將勇者勝」。而且秦軍長途行軍已疲憊不堪,若趙軍能奇襲,便能以少勝多。這番見解讓趙惠文王眼前一亮,竟破格任命這位文官出身的謀士為三軍主帥。

這一決策立刻引發軒然大波,但趙奢很快以行動證明自己的軍事才能。

精心布局 奇兵出擊

趙奢先在邯鄲城外大張旗鼓修築防線,營造消極防禦的假象。暗地裡,他卻精選五千精銳,夜行山路,秘密開闢小徑,直奔閼與。當秦軍察覺時,趙軍已搶先占領有利地形。

決戰當日,趙軍在濃霧中發動突襲。鼓聲震天,將士們銜枚裹蹄、如猛虎下山般攻入秦營。秦將胡陽陷入前有堅城、後有伏兵的絕境,經過六個時辰的血戰,終被射殺,秦軍全線潰敗。

閼與之戰的輝煌戰果

這場戰役中,趙軍以不到對方三分之一的兵力,擊潰秦軍十萬,殲敵萬餘,堪稱經典之戰。捷報傳至邯鄲,舉國歡騰。趙惠文王親自出城迎接,封趙奢為「馬服君」,獲得與廉頗、藺相如同等的地位,成為了趙國乃至整個戰國時期的名將之一,其後裔更因此改姓為「馬」。

趙奢成為了趙國乃至整個戰國時期的名將之一。(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趙奢成為了趙國乃至整個戰國時期的名將之一。(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閼與之戰的勝利,不僅挽救了趙國的危局,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秦國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趙國的民心士氣,為後來的長平之戰埋下了伏筆。

趙奢成功的根源

其實,趙奢的剛正與果敢早已在他擔任稅官時展露無遺。當年他不畏權貴,嚴懲抗稅者,堅信「法不行,國不立」。這份嚴謹與堅毅,正是他日後臨危受命、決勝千里的基礎。

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評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趙奢正是以創新的戰略眼光,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成就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傳奇一頁。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