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道光知道英國女王只有23歲後,追問了三個問題,注定了清朝的滅亡

國際中心/唐家興報導

道光皇帝(左)得知維多利亞女王(右)僅23歲後,問了英國商人三個問題,聽完後完全誤解了英國的實力。(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道光皇帝(左)得知維多利亞女王(右)僅23歲後,問了英國商人三個問題,聽完後完全誤解了英國的實力。(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清朝道光年間,鴉片戰爭的陰影正悄悄逼近,而英國商人遠道而來,面見對西方世界幾乎一無所知的道光皇帝。為了了解這個陌生國度,道光提出了三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問題:也正是這三個問題,暴露了清朝落後的根源,為日後國運衰落埋下伏筆。

中英貿易的矛盾與逆差

許多人以為清朝完全閉關鎖國,但實際上,當時的中國仍與西方保持貿易往來。自元明時期起,歐洲人就熱衷探索東方,尤其迷戀中國的茶葉與瓷器。這些商品不僅在歐洲上流社會成為身份象徵,也逐漸普及到民間,帶來大量白銀湧入中國。

然而,清朝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對進口西方商品需求有限,造成英國與中國貿易出現巨大逆差。為扭轉困境,英國商人開始大量走私鴉片,毒害中國人民並掏空國庫。道光皇帝在林則徐建議下,決心在虎門銷煙,並將部分違法英商押送京城,親自審問。

道光皇帝的三個驚世問題

問題一:英國與俄羅斯離得近嗎?

當英國商人抵達京城,道光皇帝的第一個問題讓人傻眼:「英國和俄羅斯離得近嗎?」這顯示他對世界地理知識完全陌生。雖然中國早有《坤輿萬國全圖》,標註了英國位置,但道光卻只知沙俄與中國毗鄰,完全不了解世界格局。

問題二:維多利亞女王23歲,如何治理國家?

道光皇帝得知維多利亞女王僅23歲後,驚訝地追問她如何治理國家。在清朝封建體制下,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而道光以為年輕女王必定掌控一切。然而,英國實行議會制,女王名義上是元首,實權由內閣掌握。英國商人只能如實回答,讓道光皇帝誤以為英國統治脆弱,不會成為威脅。

英國實行議會制,維多利亞女王名義上是元首,實權由內閣掌握。(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英國實行議會制,維多利亞女王名義上是元首,實權由內閣掌握。(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問題三:女王結婚了嗎?

最後,道光皇帝好奇女王是否有丈夫,甚至聯想到中國歷史上的女皇武則天。英國商人回答女王已婚,其夫為表哥阿爾伯特親王,但並無實權。道光因此更加自信:英國既無強大領導,又遙遠,清朝必能輕易擊退外敵。

道光的誤判與清朝滅亡

道光皇帝的三個問題,充分反映出清朝與英國之間制度與思維的巨大差距。他低估了英國的國力與現代化進程,對世界格局全然陌生,這種自信最終成為清朝走向滅亡的伏筆。鴉片戰爭爆發後,清朝才驚覺自身的落後,但為時已晚,隨著列強入侵與民族覺醒,清朝在歷史舞台上走向終結。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