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吃了就會瘦?醫痛批:減肥保健品就是「智商稅」:恐增肝腎負擔

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蔡明劼醫師提醒,市售減肥保健食品功效不大,吃多了恐傷肝腎。(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蔡明劼醫師提醒,市售減肥保健食品功效不大,吃多了恐傷肝腎。(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面對琳瑯滿目的減肥保健食品廣告,許多渴望快速瘦身的民眾紛紛解囊。然而,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嚴正警告大眾:「凡是明示或暗示『吃了就會瘦』的保健品,幾乎都是在繳智商稅!」

蔡明劼醫師表示,他看到知名YouTuber揭露保健食品市場亂象的影片後深感認同,因為在門診中,他經常遇到病患深陷這類迷思,不僅浪費金錢,更延誤了真正的健康管理。他特別點名一些打著「減重專家」名號的人士,表面上宣揚健康減肥法,實則不斷鼓吹消費者購買昂貴的保健品,「這不僅是掛羊頭賣狗肉,更是在利用大家對健康的焦慮牟利。」

現代人愛吃美食,往往都有體重過重的困擾。 (示意圖/PIXABAY)
現代人愛吃美食,往往都有體重過重的困擾。 (示意圖/PIXABAY)

蔡明劼醫師進一步從法律層面揭露了保健食品的真相。他指出,在台灣法規中,「保健食品」並不是法律名詞,它其實被歸類為一般食品,受到《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範。政府對這類產品僅檢驗其安全性,並不審核其功效。

換句話說,市售保健食品頂多只能算是營養補充劑,既不能取代天然食物,更不可能治療疾病。

然而,許多廠商正是利用這個模糊地帶,透過誇大或暗示性的廣告詞句宣稱療效。蔡醫師沉痛表示,即使這些廣告因違規遭罰,許多廠商也只是將罰金視為行銷成本,繼續收割消費者對「神奇膠囊」的迷信與期待。

蔡明劼醫生維持規律運動,不但養成健身習慣,還參加馬拉松路跑。(圖/翻攝自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臉書)
蔡明劼醫生維持規律運動,不但養成健身習慣,還參加馬拉松路跑。(圖/翻攝自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臉書)

蔡明劼醫師強調,真正能維持健康體態與長壽的基石,是規律的生活作息、均衡的飲食,以及持續的運動。健康沒有捷徑,妄想單靠一顆顆「神奇膠囊」來解決肥胖問題,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他提醒,長期過度或不當攝取保健品,不僅無法達成瘦身效果,反而可能因為成分複雜或劑量過高,增加肝臟和腎臟的負擔。

蔡醫師呼籲,如果真的有營養補充需求,務必先釐清自身的健康狀況,並諮詢可信任的醫師、營養師或藥師等專業人士,切勿盲目追隨市場潮流或迷信名人代言的包裝。唯有腳踏實地,從根本上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是長遠、真正的健康解方。

#祝你健康

GCS 2025 夏季例行賽W5D2-2025/09/28《Garena 傳說對決》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