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唐家興報導
朱拉隆功大帝傳奇一生:娶親妹妹、納150妃、育77子,卻拯救了整個泰國。(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泰國千古一帝朱拉隆功大帝(拉瑪五世),是東南亞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君主之一。他十五歲即位,歷經動盪時局,卻以非凡智慧推動泰國現代化。令人震驚的是,這位被尊為「國父」的君王,曾娶四位親妹妹為后,擁有超過150名妃嬪,並育有77名子女。他的一生,既是權力與愛情的交織,也是一場關於國家命運的賭注。
少年天子臨危登基:15歲的國王與動盪的暹羅
19世紀中葉的暹羅(今泰國),正夾在西方列強的殖民擴張風暴之中。朱拉隆功的父親是開明的拉瑪四世蒙固王,主張向西方學習,為子女延攬外籍教師,電影《安娜與國王》中的國王形象,正是以他為原型。
十三歲的朱拉隆功與父皇拉瑪四世蒙固王,攝於1866年。(圖/翻攝自維基百科)然而命運無情,1868年,蒙固王在觀測日食時染上瘧疾病逝。年僅15歲的朱拉隆功被迫登基,面對內憂外患、危機四伏的局勢。當時實權掌握在攝政王西·素裡亞翁手中,少年國王名義上擁天下,實則淪為傀儡。
但朱拉隆功並未放棄。他選擇隱忍,默默學習、觀察權力運作,等待親政的契機。這份早熟的沉穩,也奠定了他日後改革泰國的根基。
朱拉隆功登基,攝於1873年11月16日。(圖/翻攝自維基百科)王室血脈的政治婚姻:迎娶四位親妹妹
當朱拉隆功成年準備親政時,他的第一步,便是鞏固王權。令人震驚的是,他迎娶了四位同父異母的親妹妹:蘇喃她、蘇庫嫚瑪拉喜、沙旺瓦她娜與昭娃帕彭喜,全部被立為王后。
表面看似亂倫,實則深具政治意涵。在當時的暹羅王室,血統純淨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象徵。受印度教「神王」思想影響,國王被視為神的化身,王族內婚成了維繫神聖血脈的必要儀式。朱拉隆功透過這種「內婚制」,確保後代繼承人的血統合法性,也藉此穩固王權。這不僅是情感的犧牲,更是政治的精算。
後宮政治:150妃嬪的權力聯盟
朱拉隆功的婚姻策略遠不止血統。他擁有超過150位妃嬪,這並非單純的奢華享樂,而是一場全國性的政治佈局。
在當時的暹羅,各地貴族勢力龐大、分權嚴重。朱拉隆功深知,要推動現代化改革,必須將地方權力納入中央掌控。於是他精心挑選妃嬪,多出自地方望族或貴族之家。
每一場婚姻,都是一次政治聯盟。地方貴族的女兒成為王妃,意味著家族與王室綁定命運,共同維護中央政權。透過這張「姻親網絡」,朱拉隆功無需兵戈相見,便實現了權力的集中與全國穩定。
77名子嗣:打造泰國第一代現代菁英
在權力與血脈交織的背後,朱拉隆功的目光早已放眼未來。他將自己的77名子女,特別是王子們,送往歐洲各大名校深造,學習軍事、外交、醫學、法律與工程。他明白,國家的現代化,離不開新一代具備國際視野的領導群。
這些歸國的王子們,後來成為泰國第一代現代官僚與軍政骨幹:有人建立陸軍體系,有人設立司法制度,也有人規劃鐵路與郵政。他用自己的血脈,塑造了整個國家的新時代。
朱拉隆功與其十一兒子合照,1907年攝於英國。(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泰國「國父」的遺澤:一位用婚姻與遠見改變歷史的帝王
1910年,朱拉隆功駕崩,全國哀悼。民眾自發尊稱他為「朱拉隆功大帝」,並將他的生日9月20日訂為國定假日。今日泰國最知名的學府:朱拉隆功大學,亦以他的名字命名,象徵他在教育與現代化上的永恆影響。
朱拉隆功的一生,是矛盾的縮影:
他娶親妹妹,是為了維繫神聖血統;
廣納妃嬪,是為了建立全國聯盟;
培育子女,是為了國家的未來。
在殖民風暴中,他以智慧與遠見,守住了泰國的主權與尊嚴。這位被譽為「泰國千古一帝」的君主,用他獨一無二的方式,讓國家挺過動盪,也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最深刻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