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9月降至25.77%,創今年新低,水位超過27%的銀行從年初11家減為8家,顯示系統性金融風險已逐步降低。(圖/台灣房屋提供)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連4降,金管會9月資料顯示,不動產放款月減約100億元,放款比率降至25.77%,創今年新低,水位超過27%的銀行從年初11家減為8家,顯示系統性金融風險已逐步降低。
據金管會統計,9月全體銀行資產增加約2400億元,但不動產放款同步縮減,使比率持續下滑。
不動產放款比率水位統計。(圖/台灣房屋提供)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銀行法第72-2條規定放款上限須低於資產總額30%,因此行庫常將控管水位設於26%至28%間,過去房市熱絡時水位偏高導致放貸趨緊,如今降至低檔,有助後續貸放空間。
她說,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房市降溫,存款與資產持續成長,加上新青安貸款9月起不納入放款計算,使「存款升、放款降」並行,水位降至今年最低。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補充,9月不計入水位的新青安放款約191.3億元,對逾15兆的不動產放款規模影響有限,形容「僅如沙漠中一粒沙」。他指出,新青安補貼明年屆期,效益遞減,釋放資金動能有限。
陳定中進一步說,今年以來銀行總資產自57.4兆增至59.8兆,增幅逾2兆,讓行庫有更足銀彈供應年底交屋潮。惟目前房市買氣仍在盤整期,短期不動產放款比率可望維持小幅緩降趨勢,整體資金環境朝穩定寬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