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騙錢方式都寫在刑法裡?裝修詐騙橫行!住保會聯手四大平台推住保履約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住保會顧問吳翃毅指出,「裝修詐騙的騙錢方式幾乎都寫在刑法裡,詐騙者找到漏洞就鑽,建議民眾法律保障不足下,可透過住保履約保障自身權益。」。(圖/住保會提供)
住保會顧問吳翃毅指出,「裝修詐騙的騙錢方式幾乎都寫在刑法裡,詐騙者找到漏洞就鑽,建議民眾法律保障不足下,可透過住保履約保障自身權益。」。(圖/住保會提供)

台灣臉書廣告詐騙頻傳,即使政府祭出打詐專法,但因裝修類詐騙不同於一般詐騙樣態,受害情事依舊頻傳。住宅消保會(住保會)顧問吳翃毅指出,「裝修詐騙的騙錢方式幾乎都寫在刑法裡,詐騙者找到漏洞就鑽,建議民眾法律保障不足下,可透過住保履約保障自身權益。」

據住保會資料,114年1~10月,住保會接獲的裝修詐騙金額3~400萬都有,其中又以「品榆空間設計企業社」受害規模最大,自北北基桃到嘉義,總受害人數達30人、契約金額約1,600萬,其中21人組成自救會報警,迄今仍未討回公道。

裝修詐騙透過網路攬客 假裝動工後擺爛不理

吳翃毅表示,裝修詐騙模式幾乎千篇一律,先透過網路招攬客戶,大多數是臉書社團,攬客後草草擬約,材料才剛到場就收走裝修價金8~9成,甚至連設計公司本身都沒有營業登記,以品榆空間詐騙案為例,自稱室內設計師張昶紘(原名張仁杰)就不具設計師資格,其杰樺設計裝修工程有限公司也未有營業登記,仍重製其他設計公司照片作品,自106~111年大肆攬客。

他直言,裝修詐騙之所以有恃無恐,就是因為騙錢方式都寫在刑法裡,裝修詐騙犯罪者最常使用招式就是「只要材料有進場,假裝有施工」,上法院後就可以用「未完全給付」脫罪,將刑事詐欺導向為民事糾紛,另一方面,即使詐欺罪成立,台灣刑期也過輕,詐騙者只要將錢洗到別的地方,往往也只要關幾年就能放出來,太過划算,讓這些人知法玩法、知法犯法,越發猖獗。

法律保障不足透過第三方信託最安全

吳翃毅指出,裝修金額小至數十萬,大致百萬甚至千萬,其實還是要透過第三方信託裝修價金最安全,他指出,「目前坊間雖然有許多裝修信託,但整體保障仍有不足,住保會推出『住保履約』,同步成立聯合平台,讓消費者安全更有保障。」

他說明,目前住保會聯合「id SHOW、狸樂聚、絕對完工、夯裝修」四大裝修平台宣導,提供「住保履約」服務,裝修工程款直接存入銀行信託代管,各階段驗收後進行階段性撥款,避免業者收了錢就擺爛,一旦發生糾紛,住保會即介入鑑定及調處,確保雙方權益。

#房產新勢力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