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翎瑄/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法官協會今(13)日發表聲明。(圖/法官協會提供)
臺中市長盧秀燕日前針對補助款遭刪的訴願一事,怒轟「現在的法院是中央執政黨開的」引發各界熱議。對此,中華民國法官協會今(13)日發表聲明,表示政治人物輕率的將司法體系貼上「偏頗不公」的標籤,是對全國努力承辦案件、犧牲家庭的法官們的公開羞辱,強調法官捍衛司法獨立的信念從未改變。
協會表示,政治人物一言以蔽之,輕率將司法體系貼上「偏頗不公」的標籤,是對全國努力承辦案件、犧牲家庭與健康的法官們的「公開羞辱」,令他們完全無法接受。法官審理案件依據的是法律與證據,從不以當事人的政治立場作為裁判依據,法院也非任何政黨的附屬機關,更不為特定政治目的服務。
法官協會指出,當前司法面臨「血汗化」危機,包括詐騙案暴增導致案件量劇增、法官與書記官長期超時工作、基層待遇與工作量嚴重失衡等問題亟待解決。協會呼籲中央與地方政府、各政黨民代正視這些結構性困境,而非僅以抹黑司法的方式發聲。
協會坦言,人民對司法改革成效不滿意是事實,司法確實仍有進步空間。為此,法官團體已積極檢討並提升裁判品質,引進各種自律與外部監督機制。但改革也需要社會支持與奧援。
協會強調,任何政黨的政治人物若輕率地以訴訟結果有利於特定政黨,便以偏概全地誤解法官用政治立場決定訴訟勝敗,妄言法院都是為某一黨服務,無視個案判決勝敗理由不同,就是一種對司法最廉價的踐踏,把司法踩在腳底、對法官潑髒水。
選舉結果與政黨輪替雖會改變,但法官捍衛司法獨立的信念從未動搖。政治人物若僅因個別案件結果有利於某一政黨,即指控司法偏袒,無視判決理由與事實差異,不僅貶抑司法專業,更助長社會對司法的不信任、破壞法治根基,導致民眾轉向「自力救濟」,受害的將是全體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