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炸廣島的美軍機場將重啟 天寧島跑道翻新、反制中國導彈威脅

編譯鄭羽芳/綜合報導

面對中國不斷壯大的軍事實力,美國正逐漸加強太平洋地區整體防空系統。《經濟學人》14日報導,二戰時被美軍用來裝填轟炸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的軍事基地「天寧島」(Tinian)正在被積極翻修中,島上的老舊軍事設施若更新完畢,將能確保美國在第一島鏈周邊空域的作戰優勢,避免被中國導彈攻擊。

1944年天寧島鳥瞰圖。(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1944年天寧島鳥瞰圖。(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地緣政治升溫 美軍重建二戰軍事舊機場

推土機於叢林中開鑿,使二戰後便塵封已久的機場得以重見天日。美國近年在天寧島(Tinian)啟動大規模翻修行動,希望將島上的機場當作戰機降落的備用地點。

天寧島位於關島(Guam)以北約190公里處,美軍自1945年奪下天寧島後便開始建設大型機場。報導指出,二戰時轟炸廣島和長崎的核子武器「小男孩」(Little Boy)與「胖子」(Fat Man)都是在此地裝載升空。如今面對中國飛彈威脅,這座曾擁有全球最大空軍基地的島嶼,在終戰屆滿80週年的此刻,再度被定位為戰略樞紐。

守住空域 彈性戰鬥部署成為美軍新策略

由於中國軍事影響力不斷擴大,美國空軍無法再依靠過往戰術,僅將戰機集中部署在靠近戰場的大型基地;必須制定新計劃,確保軍隊能在中國攻擊範圍內作戰。

目前美軍以「彈性戰鬥部署」(ACE)為核心策略重整軍力。《經濟學人》稱此為一種「捉迷藏」戰術,飛機會分散到小型基地躲避中國的飛彈,隨後重回空中反擊,之後再次散開,就像椋鳥在空中群飛。

美國空軍司令阿爾文(Gen. David Alvin)強調:「我們必須具備殺傷力和敏捷性,集結部隊以取得戰果,分散部隊以求生存。」

中國長程導彈技術驚人 能突破東亞島鏈

報導指出,中國的導彈射程遠大於美國軍機作戰半徑,通常為500-600海浬(約926至1111公里),作為第一島鏈的台灣距離中國僅約160公里,若發動戰爭,美軍必須遠從數千公里外海的另一端趕來救援。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專家沃爾頓(Timothy Walton)透過模型預估,中國每天可以向500海浬範圍內的目標投擲約2000枚飛彈,射程範圍包含位於沖繩的大型美軍空軍基地。此外,中國可以同時向作為第二島鏈的關島發射飛彈,甚至能對3600海浬外的美國印太司令部總部發動攻擊,對美軍基地構成直接威脅。

分散部署,強化太平洋地區整體防空系統

目前美空軍在第一島鏈以東缺乏良好的著陸點,在此情況下更顯現出天寧島的重要性。島上的四條跑道一旦翻新,將能夠作為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Andersen Air Force Base)的備用機場。美國此刻正致力於改善關島等地的建設,分散部署軍事設施,加強太平洋地區整體防空系統。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