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程正邦報導
患者頸椎大跨度脫位如「身首離斷」,上海醫師3小時成功復位。(圖/翻攝微博)中國上海長征醫院近日完成一場極限高難度手術,成功搶救一名因頸椎完全脫位,狀況形同「內在斷頭」的重傷患者。這場手術不僅是對醫療團隊技術與膽識的嚴峻考驗,更因其應用了全球首創的「衛星鋼板」固定技術,為極度危重的頸椎外傷患者帶來一線生機,被譽為醫學史上的重大突破。
患者接回頸椎後,目前生命狀況穩定,已拔除氣管。(圖/翻攝微博)生命垂危:重創患者多器官幾近衰竭
這名患者因遭受機械臂的重擊,造成了罕見的大跨度頸椎完全脫位與脊髓重創。據《人民日報》報導,傷勢不僅導致他高位截癱,還伴隨著心跳驟停、血壓頻繁跌至危險值等生命垂危的症狀。更致命的是,他的雙側椎動脈受到嚴重撕裂,右側動脈斷裂被血塊堵塞,僅靠左側動脈維持腦部勉強供血,隨時可能因供血不足而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
負責手術的骨科專家陳華江教授表示,從業近30年首見如此嚴重的頸椎外傷,當時患者已無法進行常規的影像學檢查。若不及時手術,脊髓損傷勢必會蔓延至呼吸和心臟中樞,最終導致死亡。
院方用3D展示術前和術後頸椎修復的狀況。(圖/翻攝微博)冒險一搏:極限空間中完成精準復位
在毫無前例可循的情況下,由陳華江、王新偉兩位教授領軍的醫療團隊決定冒險一搏。手術過程中,他們必須在極為狹小的空間內,小心翼翼地清除錯位頸椎間的血腫,同時避免本已撕裂的血管再度破裂。
最關鍵的挑戰在於復位與固定。一旦在復位過程中操作不當,導致血管破裂,將立即造成大出血,視野受阻並危及生命。此外,手術還必須在確保不損傷周圍神經和脊髓的前提下,完成重建工作,每一步都不能有絲毫差錯。
患者「身首離斷」X光圖曝光,經上海醫師3小時搶救,成功復位。(圖/翻攝微博)創新技術應用:「衛星鋼板」成關鍵救命符
面對這類極端病例,傳統的頸椎固定方式難以提供足夠的穩定性。陳華江教授的團隊大膽創新,首度應用自主研發的「衛星鋼板」輔助固定技術。他們將傳統的頸椎鋼板與專為患者量身打造的衛星螺釘系統相結合,為頸椎提供了超越常規的超強支撐,確保復位後的頸椎結構能穩固如山。這項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解決了困擾醫界的技術難題,也為類似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全新方案。
執刀的醫師團隊完成全球罕見手術,獲家屬送錦旗表揚。(圖/翻攝微博)術後奇蹟:患者初步恢復,未來有望重建生活
經過近3小時的緊張手術,最終成功完成。術後,患者生命體徵恢復穩定,意識清晰,並在數日後成功拔除氣管插管,甚至能在家人協助下坐起,顯示神經功能已有初步恢復。目前患者已轉入系統性的復健階段,未來有望恢復部分活動能力。
陳華江教授表示:「哪怕只有一線生機,我們也要試。」他強調,這場手術是對現有頸椎外科技術極限的挑戰,也讓團隊在臨床上突破了「無人區」,為更多重症患者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