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貓奴注意!專家點名8大症狀 快檢查你家的主子有沒有失智?

寵物中心/綜合報導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專家提醒,高齡貓咪也會出現失智症狀,像是夜裡亂叫、迷路、亂大小便或焦慮躲藏。飼主若能及早察覺異常並調整環境、飲食,就能幫助毛孩安穩度過晚年。(示意圖/PIXABAY)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專家提醒,高齡貓咪也會出現失智症狀,像是夜裡亂叫、迷路、亂大小便或焦慮躲藏。飼主若能及早察覺異常並調整環境、飲食,就能幫助毛孩安穩度過晚年。(示意圖/PIXABAY)

你可能沒想過,陪伴在身邊的愛貓,也會像人類一樣罹患失智症。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專家近日提醒,許多貓咪在年紀漸長時,會出現記憶力衰退、迷失方向,甚至忘了熟悉的人或環境。這些跡象往往被飼主忽略,但其實是貓咪失智的重要警訊。根據研究,在15歲之前,超過一半的貓咪會顯示出失智症狀,有些甚至在7歲大時就出現異常。換句話說,這不是少數個案,而是高齡貓相當常見的健康挑戰。

布里斯托大學動物行為與福利學者布萊克威爾(Emily Blackwell)和勞倫斯-米爾斯(Sara Lawrence-Mills)在《The Conversation》撰文指出,老貓失智的症狀和人類相似,包括記憶力減退、情緒不穩、生活習慣大亂。舉例來說,有的貓會在夜裡突然大聲喵叫,或者在熟悉的家裡亂轉找不到方向,甚至忘了如廁的位置。專家提醒,這些改變往往被誤認為「老了正常」,但其實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

舉例來說,有些貓會開始在深夜持續喵叫,這不只是單純的撒嬌,而是因為牠們在新的情境下感到困惑或焦躁;有些貓突然變得黏人,不斷尋求關注,但也可能轉而對熟人顯得陌生甚至暴躁。

睡眠規律也會被打亂,白天睡得更多,晚上卻顯得焦躁不安。最讓飼主頭痛的,莫過於牠們在家裡亂大小便,不再固定使用貓砂盆。

另外,有的貓會陷入呆滯,茫然盯著牆壁或卡在家具間無法脫身,看起來就像「迷路」。活動量的改變也是明顯跡象:平常愛玩的貓不再有興趣梳理毛髮、追玩具,或者相反地,變得異常躁動。

專家也提醒,焦慮是另一大警訊。當貓咪開始對熟悉的環境或人表現出緊張,頻繁躲到櫥櫃或床底,這很可能意味著牠們的認知功能正在退化。甚至,一些原本學會的技能,比如找到食盆,也會逐漸「忘記」。

值得注意的是,失智症的症狀和其他常見疾病如關節炎、腎臟病高度重疊。布萊克威爾建議,一旦貓咪出現上述行為改變,第一步應帶去看獸醫,排除其他病因。

目前,科學界對貓咪失智的研究仍有限,治療方式大多參考人類或犬類的研究成果。雖然失智無法治癒,但透過一些方法仍能減緩惡化、提升生活品質。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專家提醒,高齡貓咪也會出現失智症狀,像是夜裡亂叫、迷路、亂大小便或焦慮躲藏。飼主若能及早察覺異常並調整環境、飲食,就能幫助毛孩安穩度過晚年。(示意圖/PIXABAY)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專家提醒,高齡貓咪也會出現失智症狀,像是夜裡亂叫、迷路、亂大小便或焦慮躲藏。飼主若能及早察覺異常並調整環境、飲食,就能幫助毛孩安穩度過晚年。(示意圖/PIXABAY)

專家建議,環境刺激對貓咪的大腦有幫助。對症狀輕微的貓,可以透過互動玩具、模擬狩獵遊戲或捉迷藏,刺激牠們的認知功能,延緩退化。不過,對於症狀嚴重的貓咪,環境變動反而可能造成焦慮,所以飼主在調整時要格外謹慎。

飲食則是另一個關鍵。研究顯示,補充含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E)及必需脂肪酸的配方,可能有助於延緩病程。不過,必須注意的是,狗用的保健品不能給貓吃,因為某些成分(如α-硫辛酸)對貓有毒。建議飼主務必使用專為貓設計、且經獸醫認可的產品。

失智症是老貓相當普遍卻少被討論的疾病。專家提醒,飼主應多觀察愛貓的日常行為,一旦出現異常,不要單純歸咎於「老了」。及早診斷,不僅能幫助你調整環境與飲食,也能減少牠們的困惑與痛苦,提升生活品質。對愛貓的人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牠能陪你多久,而是當牠步入老年時,你能否陪牠一起安心度過。

#卡哇伊毛小孩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0909 LIVE 三立新聞直播-晚間新聞總整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