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債券投資不再只是富豪專利!過去買債門檻高、流動性差,讓多數小資族望而卻步,如今透過債券ETF,只要像買股票一樣下單,就能一次分散投資多檔債券,兼顧收益與風險控管。從投資等級公司債到美國公債ETF,種類齊全,還能在股市震盪時當避險工具,但利率、匯率與折溢價風險仍需留意。(示意圖/PIXABAY)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裡,投資人最在意的問題不外乎是:該怎麼在追求報酬的同時,又能兼顧穩健?過去,大多數人一談到債券投資,第一個念頭就是透過銀行購買債券型基金。然而,隨著ETF(指數股票型基金)的普及,投資工具選擇更多元,如今除了股票ETF之外,「債券ETF」正悄悄成為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證交所特別發文介紹,相比於傳統的單一債券,直接購買門檻往往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元,一般投資人幾乎難以入手。再加上流動性不足、交易不便,即便有心投入也常因條件受限而卻步。債券ETF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些問題。它是一種被動式基金,追蹤特定債券指數的表現,投資人只要像買股票一樣在證券市場下單,就能用小額資金便捷地參與債券市場。更重要的是,透過ETF可以一次性分散持有一籃子債券,避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也減少了單一債券違約所帶來的衝擊。
目前市面上的債券ETF種類相當多元,包括投資等級公司債、新興市場債、非投資等級債券,甚至公債ETF。其中,「投資等級公司債ETF」和「公債ETF」是最常見、也最受小資族關注的兩大類型。前者主要投資在信用評級為BBB-以上的公司債,通常由財務體質穩健、具履約能力的企業發行,因此違約風險相對較低,能提供穩定現金流,波動度也比股票低。不過,它的價格仍可能受到整體經濟環境影響,例如景氣下行時,企業償債能力下降,就會衝擊債券價格。至於公債ETF,則鎖定各國政府發行的公債,像是美國公債ETF最具代表性,由於背後有美國政府信用背書,一直被視為違約風險極低、流動性又高的資產,特別是在股市震盪時,更常被投資人拿來當作避險工具。
台灣證交所目前掛牌的債券ETF產品線也相當完整。像是群益推出的「ESG投等債0-5」(00985B),主打短天期美元投資等級公司債,並且加上ESG篩選因子,迎合永續投資的潮流;新光的「投等債15+」(00775B)則聚焦於長天期的美元投資等級公司債,涵蓋消費、能源、電信、銀行和保險等產業;另外,國泰的「US短期公債」(00865B)則以美國政府發行的短天期公債為主,平均年期不到一年,受到不少尋求高流動性投資人的青睞。
不過,即便是看似安全的債券ETF,也不是沒有風險。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於利率變動。當市場利率上升時,新發行的債券利率更高,舊債券的價格自然下跌,ETF的淨值也會受到影響。其次是信用風險,雖然投資等級公司債違約率不高,但若遇上金融危機,還是可能面臨壓力。再者,由於目前台灣掛牌的債券ETF大多以外幣計價,新台幣匯率的波動也會帶來損失。此外,所有ETF都可能存在折溢價風險,如果市價與淨值偏離過大,投資人可能因此買貴或賣便宜。
證交所提醒,投資人應善用公開資訊,例如證交所基本市況報導網站或投信公司官網,查看最新的折溢價狀況,避免在市場情緒高漲時追高。更重要的是,在投資之前務必詳閱ETF的公開說明書,充分理解投資策略、潛在風險與相關費用,並依照自身的財務規劃和風險承受度,選擇合適的產品。
債券ETF的崛起,不僅象徵金融商品的普及化,更代表小資族終於能用相對低門檻的方式,參與原本只有機構與富豪才能玩的債券市場。對於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人來說,這不失為一張值得放進投資組合的「防禦牌」。
證交所上市之公債及投資等級公司債ETF(圖/證交所提供)除上表所列債券ETF外,證交所亦有不同類型之債券ETF,投資人可至證交所官網ETF專區
(https://www.twse.com.tw/zh/products/securities/etf/products/bfIncome.html)或e添富網站
(https://www.twse.com.tw/zh/ETFortune/products)查詢。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